以解读理念探究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剑华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持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先进的教育理念、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丰厚的文学素养、熟练的教育技能、自主的发展能力等等,好的语文课应充满文学因素,而充分发挥文学因素的情感熏陶、形象感染、审美情趣等独特功能,对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准具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解读;文学素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20-01
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偏差和问题,特别是肢解、冷落和异化文本的空语文、泛语文和非语文等教学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可归结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细致、不准确、不深入。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充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准确、深入地向小学生传达语文课程的文学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深入解读这一理念,下面做了分析与阐述。
一、心神贯通,整体解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各个侧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统一特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从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整体提炼、整体升华。要通读小学语文的整套教材,明确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知识体系、能力训练、编排特点以及各年级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区别与联系,做到胸怀全局;要熟读全册语文教材,并借助参考用书来正确地、具体地了解全册教材的教学要求、目标、特点、内容、重点、结构体系和方式方法等,做到成竹在胸。
一般地讲语文教师解读课文,可按三个层次进行,即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语文教师通读课文还应注重朗读、吟诵、美读课文。因为默读只作用于人的眼睛,而吟诵则作用于人的口眼耳脑,人的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起来。吟诵越是投入,多种感官的调动、发挥就越好;吟诵越是得法,对文本的感受领悟就越全面、深刻。要多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读好了,文章的解读成功了一大半,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充满生机和富有情趣。
二、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我国传统的课文解读基本上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方法,就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去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境遇等理解作品的表情达意。这样传统的解读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即把文学作品美美的语言和栩栩的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主题思想、道德教训,容易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虚无飘渺,架空文章,冷落语言。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律”。读透课文就是不要轻易放过去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意和意趣,要仔细研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这种结构而不用别的,细致品味其美妙和神韵,在咬文嚼字中触摸作品,在品词析句中揣摩作品,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品。一句话,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而我们则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里有一句话:“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敢”,小女孩敢还是不敢?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却敢了,又是为什么?抓住矛盾处,从“敢”字可引发我们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刻思考。多角度解读是全面地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正如苏轼对庐山面目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会显示出不一样的美丽。对文本来说也是“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倡导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解读文本,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研读,让课文所承载的诸多信息在教师的头脑中汇总、撞碰、融合、升华,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方式方法的确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基础。
三、品味神韵,重点解读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能“入乎其内”,读深读透,与作者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同呼吸、共命运,做作者的知音;还要能“出乎其外”,登高远眺,深入浅出,提纲挈领,把握精要,做高明的读者。我们只有跳出文本,设计教学,才能言约意半、事半功倍、扎实高效,这不正是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一种“最高境界”。而由繁到简,正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逐渐深入的过程。郑板桥有这样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竹40年,探索40年,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要画出竹的内在精神“清瘦”,“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我们对课文的解读何尝不该如此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说:“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精选”就是要我们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削枝强干,披沙见金、撷取本质信息,突出重点,集中火力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新思想,新理念性解读
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语言的模糊性,这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大的解读空间,客观上造成了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的可能性。解读文本是一种创造,是一次愉快的人生体验,是一个放飞想象的乐园。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过去总是以作家为中心,现在可打破作家中心,走向以读者为中心,强调每一个阅读主体都可以发挥作用,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语文教师应该在读通、读透、读薄文本的前提下,在参照他人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过滤思维,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既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落实有效教学;又能彰显个性,水乳交融,提升对话质量。
综上所述,如果说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广度,那么强调文学解读则更多着眼于其专业教学方式的深度。语文教师要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自己的底子深厚了,强大了,解读课文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第一位是素养,第二位是技能技巧。语文教师只是从“术”的方面去研究教学,而不从“学”的方面去丰富自己,是舍本逐木。素养和技术相辅相成,文学素养深厚了,技能技巧的掌握也会浑然天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