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娟

  想象是人心灵的翅膀,没有翅膀的心灵无疑是不完整的心灵。为了让学生的心灵腾飞起来,为了使学生的心灵从小得到美的陶冶、熏染,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学会想象,善于想象,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是学生想象力的开启者和引导者,要通过各种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思考,努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启发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想象的内容,创设宽松的环境,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转化是学生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为桥梁才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结构等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创设情境,刺激学生想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轻松、愉快、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在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中畅所欲言,使他们情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开启智慧的闸门,发展创新思维。如《草原的早晨》,在教学课文之前,我首先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草原?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到草原去玩,好,坐稳了,咱们出发了。”同学们听到后坐得稳稳的。接着我配上音乐朗读,读后问:“同学们到了草原看到了什么?”由于创设了朗读情境,同学们好像生出了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群群羊儿涌出圈门,在草原上吃草,一群群马儿在草原上奔跑。”有的说:“我听到了响亮的鞭声。”有的说:“我在草原上打滚,玩累了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上飘着白云,多美呀!”再如《最后一头战象》,我深情地引导:“战象走了,让我们不要打扰它,轻轻地读题,在这轻轻声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嘎羧26年来的孤独与落寞;让我们坚定地读题,在这坚定声里,我们又感受到了它的坚强与执著;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题,在这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令人饮泪歌颂的英雄,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让学生入情入境,动心动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了教师语言的启发,学生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创造性、阐释性的语言,其实是对文本深层的解读,是对学生巧妙的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生通过想象可以再现文章或诗词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进入画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让学生想象,学生经常想象,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别董大》,我先要求学生读诗句,再创设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配乐),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境界。此时,我们已经来到了北方的大漠,这里北风呼啸着向你猛烈地吹来,黄沙满天,黄云密布,天地间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连太阳也失去了它的光芒,你,就站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是啊!北方的大漠荒凉而又冷清,在这种环境中,董大和高适就要离别了,从此各奔东西,董大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会怎么想?当时的董大很有才华却无人赏识,你觉得他的心情如何?会怎么想?面对友人的这种境界,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此时,你觉得诗人的心情又如何?你能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吗?他们在离别前又会说些什么呢?”要求学生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生动的画面,通过想象活动的展开,学生面前便展现出鲜活感人的画面,体会到每句诗都是一幅画的动人景色,从而提高了学习知识的效率。
  二、借助画面,训练想象能力
  教师借助课文插图或特意绘制的挂图、简笔画,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现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如《小小的船》以蓝色的画纸做蓝天,先后出示圆月与新月。老师描述:“课文中的小朋友看着弯弯的月儿为什么觉得像小船,而不说像香蕉、像镰刀呢?他想做什么?那么你们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你觉得它多像一只小船呀!现在你们听着琴声,身体也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慢慢地你可以眯上眼睛,这么看着,想着,你是不是好像也飞上蓝天,坐在月亮上了。”运用图画激发学生联想。在指导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启发性的描述,激起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从课文的插图入手,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引导学生从图入手,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在头脑中浮现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课文讲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图上面出了一条伸出鼻子在江边吸水的“大象”,称为“象鼻山”,课文说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这些山又是什么样子呢?让学生想象出这些不同形状,用图画描绘出来,让这些不同的山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由图到文再到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游览桂林山水的图画中。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用优美的语句、形象的画面等直观材料,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展开“形象再造”活动,从而发挥学生潜在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适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创新的冲动。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在学生读懂诗意,吟诵诗文后,我提示:“展示一首古诗还有什么方法?”学生想到了用画来画出诗中的内容。学生动手画完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画上还可以添哪些内容?”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我及时给予表扬。我再次引导其想象:“此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沸腾了,有的说听到了鸟叫,有的说听到了风儿在轻轻地歌唱,有的说听到了诗人杨万里与他的好朋友林子方的谈话……真是趣味无穷。我趁机让学生为诗人与他的朋友设计简短的对话。此时,教室内已是一片欢腾,学生体会到了想象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想象得以丰富。教学中给了学生自我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又与诗文密切配合,更让学生融入诗文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学生通过充分发挥想象,既培养了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又更好地理解了诗文。这样的描绘意境,不但让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得以发挥发展,激发了创造性思维,而且帮助学生加强了感性认识,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诗中的意境美,使一幅静止的画面形成一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寻找“空白”,拓展想象空间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开展想象,让学生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如教学《司马光》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竹竿或木棍插进缸里,把落水的小伙伴拉出来;有的说把缸推倒,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充分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又如《自己去吧》:“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小鸭子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结尾处语句含蓄,记叙的内容似乎结束,但又有话要说,有欲言又止的感觉。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个结构特点,启发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文本中的“空白”加以补白,或对省掉的情节加以补充,这种“添枝加叶”式的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丰碑》一课,当将军得知这位被冻死的战士就是他要找的军需处长时,此时此刻,将军沉重而又激动的心情,军需处长那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如何感受呢?我让学生补白,问:“将军当时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们说:“这位老战士为了革命,为了别的战友,把御寒棉衣给了别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刚才,我错怪您了,我没有想到您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还以为您的死是军需处长不负责任造成的,发了那么大的火,真不应该呀!”通过补白,学生受到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陶冶。这一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渗透了做人的哲理。又如《中彩那天》:“第二天库伯派人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饭时,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此时我引导学生想象:“汽车开走后我是怎样想的?爸爸讲了哪些有趣的事?作者如何体会到母亲深刻的教诲?父亲为什么高兴?课文最后为什么说中彩那天打电话的时刻是他家最富有的时刻?”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合理地进行前所未有的想象,构思新的情节或结局,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妈妈以前的教诲和爸爸的做法,从而受到美好的品德教育,悟出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想象力。像这样留有“空白”的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是我们要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散发出亮丽的光彩。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让情感与想象齐飞,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用自己的话练说,点燃学生的想象火花,升华学生的情感,在想象中赏析课文,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融合和感情升华。我们要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想象拓展的心灵,在学习中感受美,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想象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把想象还给这些富于幻想的孩子们,还他们一片创造想象的天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