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文英
摘 要: 教师在初中数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树立问题情境意识、选准探究内容、共享探究成果和开发学生潜能。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 问题情境 探究内容
数学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过程性、师生数学思维活动互动互补性的过程。然而,数学教材叙述严谨、简洁,略去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规律,隐含于数学知识中。这就有赖于教师的挖掘、点拨和提炼,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概念的发生过程、性质定理的发现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数学思路的形成过程,由学生去领悟、吸收和应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形成数学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高度重视。
1.树立问题情境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与学生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逐渐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究。
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上述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了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行发现规律、揭示规律,培养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感受做数学的过程,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起学生疑惑、惊奇,产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的不够用,造成认知冲突。对于生活实例,学生感到不陌生,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真实、生动、具体。
2.选准探究内容
探究的内容不能太随意。知识本身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或者在相关的内容中不能找到非常合适的探究点,就不要去搞探究。要使探究活动有效,内容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探究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是合适的探究对象,才有较大的探究空间。例如,怎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物体的高度,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探究作业,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更是一个中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而且测量的方法多样,探究空间大。因为有生活经验和数学相关知识的筹备,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是有探究价值的数学内容。
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不要过难,让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要过易,让学生感到没有意义。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要设置完整的探究程序,不能让学生半途而废,丧失探究的兴趣。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承认他们的个性差异,多给予鼓励,张扬他们的个性,让每个人尽其所能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都有所获。
3.共享探究成果
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组间学生相互讨论,生生合作,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解惑释疑。
课堂小结也应师生合作进行,先让学生谈学习体会、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画龙点睛”。学生之间交流,往往能击中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师小结不能达到的功效。
4.开发学生的潜能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和潜能。在探究活动中随着探究的不断展开,新目标,新问题,新发现会不断产生,通过探究,学生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创造力得到逐步提高,创新意识得到逐步形成。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数学探究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教会学生学习和学会创造等方面,强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迁移,通过挖掘潜能,启迪心智,开发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途径,传授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
探究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成长、不断内化、不断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要运用探究策略,注重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习惯,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注重创设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开动脑筋、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应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