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浅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究。
  
   一、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内化为能力,并要做到能迁移运用,独立阅读。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主要表现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段意概括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理解写作特点的方法,朗读的方法,默读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等。
   另外,还有“初读-细读-深读-熟读”、“读-问-讨论-总结”和古诗学习的“感知诗意-进入诗境-体悟诗情”等模式。这些都是根据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心理活动规律总结出来的,操作性很强,值得倡导。
   阅读方法的指导方式有教师直接介绍学法,教法的渗透转化,多次学习后的归纳,寻求到答案后的追溯等途径。教师要根据训练重点和具体课文设计相应的操作程序,让学生一步一步进行学习,逐渐达到不待教师教的目的。
  
   二、学会品读,读中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致力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
  有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讲究咬音吐字、表情达意的言语艺术。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那引起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进行悉心揣摩品味,悟出美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情怀,深入理解蕴涵的意思,以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语言朴实无华,真实感人。我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这次战斗的重要意义,了解邱少云以生命为代价严守纪律的英雄形象。根据本组外表和内心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引导学生联系“潜伏”的具体要求,邱少云在烈火中顽强的表现以及“我”的内心活动,品味邱少云的内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说说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么样的?然后抓住文中描写“我”内心活动这一段落反复朗读,品味“我”矛盾、担心、痛苦的内心活动,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三、创境激情,培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童话故事,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
   像《曹冲称象》等课文则可以用实验演示法教学,把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看;对《田忌赛马》等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上台来当解说员或推销员。
   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静态地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动眼观察等主体性活动中学习课文,效果更高。
   《桂林山水》之类的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录像或多媒体电脑使书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声、光、形、色,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的需要,可灵活地运用于导入、讲解、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要把握好阅读的激趣点,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阅读的愿望更强烈。
  
   四、把阅读的时空还给学生
  
   阅读要把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放手学习。学习一篇课文,一开始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每句话都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低年级学生要通过充分地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能把课文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年段要求,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读自悟时,需要多长时间就给多长时间,教师尽可能少讲、少问,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就一定不讲或少讲。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有基本保障。
   在空间上,教师不能以各种形式挤占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把学习活动的空间还给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上,很多教师不是以“讲”,就是以“问”来挤占学生学习思维的空间。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
   要努力克服过去教学中设计系列问题,一步一步进行训练的做法。要将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师生经过“整合”,把问题归纳为一两个中心问题。每篇课文都设计一两个有整体性、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全篇课文的联系中学习、感悟。有了思维的广度,才能有思维的深度。
   有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然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如高年级学生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集中解答这两个问题:“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如此提出问题,其思维理解的空间就广阔了。
   总的说来,阅读教学要不断变化方法,并不断创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作者单位:河北隆尧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