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教育改革方面也越来越深化。以数学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积极探索精神的人才。初中生在学习函数时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在解决这一难题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老师在情境教学中也可以不断地总结出经验,帮助自己提出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初中函数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04-02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觉得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函数部分会觉得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以及函数具有的严谨性和知识点的繁多,使学生们在学习时会更加没有兴趣,丧失了对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来看,函数在数学的内容中占了非常重要的比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一定会非常重视这一部分知识点。此外,在生活中也处处出现了函数的身影,函数在某些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处理问题。初中生通过对函数的学习,可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1.正确认识初中函数和情境教学法
  (1)初中函数的含义。学生在学习函数数学之前就要弄懂函数数学的含义,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函数的意思,那么在学习时就会模模糊糊,很多内容也就理解不了。函数的含义比较抽象,它指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老师在讲解函数这一部分时,就要对函数的概念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们在运用函数之前掌握含义,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题目,并在进一步的学习运用中逐渐掌握函数。比如,教师可以以一次函数y=2x+3和y=2x为例,让学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象,作图之后学生对图象进行比较,可以从中悟出k相同而b不同时图象之间的关系。学生可分为两两一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次函数性质,教师还可以将一次函数图像比喻成书法中的“撇”和“捺”。当k>0时,函数图象呈“撇”的趋势,如果此时b>0,则直线与y轴交于上半轴,称之为“上撇”,如果此时b<0,则直线与y轴交于下半轴,称之为“下撇”;当k<0时,函数图象呈“捺”的趋势,如果此时b>0,则直线与y轴交于上半轴,称之为“上捺”,如果此时b<0,则直线与y轴交于上半轴,称之为“上捺”。凡是“撇”,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凡是“捺”,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重点,需要利用这个含义去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当学生们掌握函数的基本知识,再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然后去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们提高运用函数的能力。所以总体上来看,函数学习在整个数学学习阶段是一个重难点,老师和学生们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函数上。
  (2)情境教学法的含义。情境教学法的观察角度比较广泛,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在学术界看来,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指的是知识会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所以在教授知识时就可以将知识运用在一定的情境中。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就是在教授知识时需要进行相对应的情境模拟,在相应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运用和实践。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程中将情境教学法设置为一个推荐的教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立一定的环境,而这个环境可以让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这个环境中教授学生们相应的知识。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函数教学中,就是从教材的基本知识内容出发,并且营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似的环境,同时在这个情境中运用一些与学生身份相符的语言、行为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心理在相应的情境教学中会得到大大地提高,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情境教学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走入到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可以放松学生们的心情,让学生们有一定的熟悉感,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能够紧随老师的授课脚步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函数中
  (1)设计合理的方案。老师在函数教学中要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改正自己的不足。老师在情境教学中不要采用太专业难懂的语言,函数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容易听不懂。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采用诱导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不断地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在个人学习或者在小组讨论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中。情境教学的不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效果,在函数教学中要与数学教材相符,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不能依葫芦画瓢,学生只有在这样适合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更好地理解知识。数学最重要的就是思考,理解知识点之后,能够熟练的运用。所以老师在设计情境时就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并让学生们能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达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几个方面灵活的运用,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运用进行联系,提出合理科学的情境。
  (2)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函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其他内容是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学好函数也就是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老师在教授函数时,要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点连贯起来。因为函数部分是一个重难点,所以一定会让学生们和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习。情境教学法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作用,就是老师要设立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老师应该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出发,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们走出课堂时,也能够熟练的运用函数知识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去思考数学,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比如老师可以设置到菜场买菜的情境,设置x和y,让学生们思考两个量之间的關系,去体会函数的抽象意义。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老师要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们进行及时的点评和讲解,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意义。但学生对函数有一定的理解之后,老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难度。比如,教师还可以开展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提高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在“求图象经过点(2,-1),且与直线y=2x+1平行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道题中,学生求解之后,教师可以将此题变为“已知弹簧的长度y(cm)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是所挂重物的质量x(kg)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6cm,挂4kg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cm,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变式在原题基础上,引入了情境元素,实用性较强,难度稍微加大,但学生立足于原题也不难求出答案。在函数教学中不断深入问题,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水平。
  (3)运用多种教学资源。老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发散思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比如在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播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短片,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老师也应该学会运用多媒体,打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教学氛围,逐步打消学生们对学习的陌生感。
  3.结语
  随着教育新课程的不断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初中函数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抽象的函数知识,提高学生们对函数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做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初中函数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袁权.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6):348-349
  [2]刘程程. 情境教学法在双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案例[D].长春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