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信心是正确评价并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高质量完成任务,实现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情感体验。自信心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自信心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从人生的认知阶段着手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生第一认知阶段,也是一个人意识萌芽的初期。因此,教育者应从幼儿心理特征入手,认真观察幼儿性格发展趋向,循循善诱的培育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关键词:幼儿 自信心 培养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人生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孩子去努力实现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精神源泉。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应从学前教育抓起,自信心的培养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1.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
  自信是一种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是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它表现为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受到挫折后不屈不挠。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2.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
  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高尔基指出:“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之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大多数父母只重视培养幼儿智力而不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其实,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战胜逆境最重要的是树立坚定的信心,自信心可以使人藐视苦难,战胜邪恶,集中全部的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
  二、幼儿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
  1.家长的过度保护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依赖于父母是每個家庭常见的现象。“六加一”的模式在很多家庭中上演:爸爸妈妈的宠爱,爷爷奶奶的疼爱,外公外婆的呵护。这一切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容易变成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常有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习惯,什么也不会干,不会主动学习,不会主动承担,这样就不容易得不到他人的表扬,孩子的自信心也无从建立。有的家长过分保护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什么事都包办到底,使不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较弱,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多事情自己都不会做,缺少克服困难做好事情的信心。
  2.家长期望值太高
  幼儿自我认知缺乏,其自信心的建立最初都是根据别人对他的良好评价。他们总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但是往往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较大,对孩子定下了较高的标准,一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便一味责备孩子,使其产生自卑感,损害了他们的自信心。
  3.家长的攀比心理
  许多家长总是爱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很优秀,什么都做得好,而自己家的孩子却处处比不过人家。有些家长甚至恨不得将所有孩子的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于是孩子经常被父母嫌弃,被父母指责,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孩子的自信心什么时候才能建立呢?
  三、幼儿自信心培养的方法
  自信心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从人生的早期阶段开始着手,进行有目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认知早期,也是一个人意识萌芽的初期,因此,教育者应考虑到幼儿心理特征,认真观察幼儿发展趋向,循循善诱,培育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1. 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抓住孩子好模仿且愿意尝试自己做事的有利时机,大胆放手,支持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去做自己的事。如:穿衣、吃饭、入厕、洗脸刷牙、整理玩具等,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应越俎代庖地替孩子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2.适当的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起最早的自信心
  纲要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成长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集体生活是锻炼幼儿能力的良好机会,是幼儿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平台,在集体中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展示特长和优点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自信意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因此,要把活动面向全班幼儿,对能力差的幼儿给予更多帮助和关注,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机会,能力得到锻炼。
  当幼儿自信地投入活动中,教师要见机行事,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尽可能使幼儿成功,不挫伤自信心。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注意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到在此基础上幼儿能否得到新的提高。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通过活动不断获得一点点成功,不断累积、最终形成自信的品格。
  3. 热爱尊重幼儿,运用暗示法
  教师只有理解尊重孩子,真诚地爱每一位孩子,才可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作为老师切记不能对他们动辄批评、指责,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运用暗示的方法,既不损害幼儿自尊心,也不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获得成功。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师不是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暗示诱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和领悟。在暗示中,孩子调节自身行动,不甘于落后于他人,最终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4.提供表现机会,增强幼儿自信心
  幼儿的心理很脆弱,仅靠教师的表扬、鼓励还不足以牢固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不是凭空建立的,它的建立有赖于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感受,体验到自身的真正力量后,才能最终形成。在现实中,可能有些幼儿书写方面表现不够好,但是在语言表达、动作模仿方面突出,老师可以利用这种突出的表现,给孩子树立信心的机会,使他们在精神上站起来,从而带动其他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尽量给这些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比如:
  (1)在班级管理中,采用轮流值日制
  在班级中,可以设立值日生制度,比如:让佳佳在吃饭时给其他小朋友发放碗、调羹,课外活动时注意同伴行为,并随时报告教师,同时采用轮流制,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每位幼儿经过多次的轮流,胆子也逐渐会大起来,信心也会逐渐得到增强。
  (2)平时多开展“优点大比拼”“我能行”等活动
  孩子可以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如:讲故事、背诵儿歌等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被认可的机会。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幼儿的生活中发掘,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现自己的感受和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8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