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细心、耐心与爱心守候花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说到“活泼、可爱、好动……”想到的就是小朋友,活力四射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拥有着最纯真的世界,对世间万物都有着好奇心。而我们的职业就是与这些小朋友朝夕相处,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照顾他们。而我作为一名刚入职两年的教师,离开了曾经的庇护,进入一所新园中,挑战接踵而来,首当其冲要面临的就是需要立马成为一个班级的主心骨,要承担起一个班级的重任。那如何关注和爱每个孩子?如何进行家园沟通?如何让班级成长?许许多多的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之中,带着困惑,我在工作之中慢慢的寻找到了答案。
  案例一:“嘘嘘”到底是什么?
  惟是各方面发展迟缓的孩子,通过平时的观察与父母的沟通中知道,惟的发展水平处于两岁的幼儿水平还不到的状态。无论是自理、学习还是日常游戏,都需要老师的特殊照顾,并且他是一个比较固执的孩子。在和他相处的日子里,最难的就是沟通。他的语言发展还处于单词句的阶段,并且因为长期与奶奶、外婆相处,而她们说的都是方言,所以惟说的话中掺杂着方言,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很难理解他的话。记得有一次我带他去上厕所,他说:“嘘嘘。”我理所当然的以为是要小便的意思,于是我帮他脱下了裤子,可是他的嘴巴里还是不断地说着:“嘘嘘,嘘嘘。”过了几秒钟,他没有尿出来,却他自己撅着屁股,蹲了下来,我询问他:“好了吗?”他用力的发出了一声“嗯”,于是,我帮他把裤子提了上去。在这时,我依旧没有明白他说的“嘘嘘”是什么意思。后来在活动中,他只愿意搬着椅子坐在窗户边,我曾尝试着把椅子拿到小朋友中间,但是他会手指着椅子,大哭大喊着:“嘘嘘,嘘嘘”,我问他:“你要小便吗?”他回复我的依旧是“嘘嘘”,可是我心想:“你这个表情不像是要上厕所呀”,我疑惑的看着他,后来阿姨过来想带他去上厕所,结果被他挣开了,这时,我明白,“嘘嘘”肯定不是要上厕所的意思,最后我实在拗不过他,只能把椅子放回原处。
  无奈之下,我打通了他妈妈电话,在沟通中了解到了“嘘嘘”的含义,原来他表达的“嘘嘘”有着不同的含义,有的“嘘嘘”是不要,有的“嘘嘘”是上厕所,他用“嘘嘘”表达的不同的意思。明白了这一层意思,在与他的沟通中就容易了很多。记得在一次去操场时,需要走过一些石板,在我带着其他小朋友已经走到操场时,看见他手伸出来,作出要牵手的样子,两个眉毛皱到一起,听见他在门口着急地喊着:“嘘嘘,嘘嘘……”我猜测他是不敢走这个石板路,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牵起他的手,一步一步的带着他走到操场,嘴里还说着:“哇,惟你真棒!能走石板了呢,真厉害!”顺势给他点了个赞,惟被表扬之后,露出了害羞的表情,但脸上洋溢着满足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现在的他已经能够用摇摇晃晃的步伐自己走过石板路了,“嘘嘘”一词也用得越来越少,不同的事情能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虽说还是一个字,一个词的往外蹦,但他确实进步了,在所有孩子中他的变化是最大的。
  在与惟的一天天相处中,在与他交往的一点一滴中,我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观察幼儿”对于每一位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就像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大支架”的解读》中说到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我想也正是这每天不断地观察,我才能了解惟,了解班级中每个幼儿,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当然,在观察这条道路上,我还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前进,关注幼儿,细致地去发现,去了解。
  案例二:他到底是什么样的?
  泽是一位较为沉默的孩子,他不喜与人交流,很多的时候他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但是他喜欢观察一切旋转的东西,一个普通的正在旋转着的电扇被他看到的话,他可以持续不断地观察,直到电扇被关掉。活动时,他喜欢单独行动,独自一人去捣鼓一些他喜爱的玩具,不合群成了他的标签。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们与父母沟通后,决定由一名老师一天全程带着他参加活动,告诉他每一样需要做的事情。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下,他终于进步了,同时也发现了他的许多闪光点。
  在一次晨间锻炼时,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体育器材,如拱门、独木桥、呼啦圈等材料,在组织幼儿进行完集体游戏后,所有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了体育玩具。这时,拱门、独木桥等大玩具被遗忘在了一边。而泽在其他小朋友玩着呼啦圈,玩着小尾巴的时候,他一个人,一个接一个的把拱门排成一排,又把独木桥搬到了拱门前,最后拿了三个呼啦圈放在独木桥前,自己开始游戏,他跳过呼啦圈,走过平衡木,最后钻过拱门,他乐此不疲地玩着这个游戏。边上的小朋友被他搭的玩具吸引了过来,自觉地一个跟着一个的玩上了他拼好的“路”。看到他的“路”被别的孩子占领了,他又开始转向别的目标,在不断地搜寻中,他看到了被其他孩子遗弃的小车,他立马骑上了上去,驰骋在操场上,玩起了一个人的游戏。但在他骑车的过程中,我却意外地发现,在播放“宝贝,宝贝”的韵律操音乐时,发现泽在歌词唱到“爸爸”或者“妈妈”的前一秒,不管他的车骑得多快,骑得多开心,他都会停下来跟着音乐一起演唱。
  就是这一次的晨间锻煉,让我对泽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他不是我们认为的调皮捣蛋,他其实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方面要比别的孩子发展的快,他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游戏玩法,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尊重个体差异,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对泽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对“因人而异”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为细致地观察幼儿,尽可能地去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地材料,创设能让他们自主的空间,给予他们自由生长的时间,放手是我给他们最大的爱。
  案例三:相互的爱
  小朋友的笑脸是什么样的?小朋友的拥抱是什么样的?小朋友的亲昵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我想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肯定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我的答案就是他们的笑脸是治愈的,他们的拥抱是温暖的,他们的亲昵是友爱的。   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叫宇,他看上去很结实,平时在班级里话不多。在小班上学期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来园的时间不多,所以每次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委屈的小表情,仿佛下一秒眼泪就会从眼睛中立刻跑出来,他就是在这种悲伤的情绪中,断断续续地度过了小班的第一个学期。转眼第二个学期来了,兴许是他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慢慢地喜欢上幼兒园。在不知不觉间,他变了,变得越来越开朗,与同伴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参观、培训回到幼儿园的时候,正是他们准备放学的时间,宇看到了我,他一摇一摇的走到我身边,抿着嘴巴,露出害羞的表情看着我。我凑到他的身边,轻轻的问:“怎么啦?”他拉着我轻轻说:“老师,今天没看到你,我想你了!”然后露出了他腼腆的笑脸。边上的小朋友听到后,连忙说:“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想你了!”于是有的来拥抱我,有的直接往我身上趴,然后凑上自己的嘴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就是这些亲近的动作,仿佛是一剂灵丹,驱散了奔波带来的疲劳,让我感到一下子被治愈了。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平常的互动中,让我感到,原来孩子的“爱”那么简单却有力量,那我能给予他们的“爱”还有什么?我想我能给他们的就是我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给予他们成长需要的养分。也许这只是一次上下楼梯时的牵手,也许只是弯下腰为他们盖上被子,也许只是一次拥抱,一句亲切的问候……可是却在这一次次的互动中,孩子越来越信任你,越来越依赖你,责任也在这之中生根发芽。
  曾看到过一句话:“爱不是一种技术,爱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力量在与它默默无闻,在于它的潜移默化,这种无言的爱才是真正地爱。”走在教育的这条康庄大道上,没有“爱”的相伴,这条路将变得蜿蜒崎岖,无法前行。而有人也把教育比作人生的一场旅行,让我们在行囊中装上满满的“爱”,带着它温暖前行。
  作为一名刚入职两年的教师,在与幼儿的相处与引导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矛盾,而我也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思考如何与孩子相处,在这场教育之旅中,我会让每天的经历、投入和感悟,去浇灌,让“细心”、“耐心”和“爱心”之花布满这条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钟园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2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