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护理专业《肿瘤》说课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娟

  摘要:本文根据教者自己的教学经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三年制护理专业第二学期开设的《病理基础》课程中的《肿瘤》第一部分进行说课,着力通过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的落实,给予肿瘤病人进行共情和心理支持,并最终养成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病理基础;肿瘤;说课;团队建设
   说课的内容是三年制护理专业第二学期开设的《病理基础》课程中的《肿瘤》第一部分,包括肿瘤的概念和特性,共2学时。下面将从目标确立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目标确立
  根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病理基础》课程标准以及护理专业岗位能力标准,确立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 能说出肿瘤的概念。② 能说出肿瘤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能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能对肿瘤病人进行共情和心理支持。②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人体结构与功能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血液循环等相关基础知识。经过护理学入门的学习,对护理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她们对知识运用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为此,我增加了临床病例,并对她们进行了学法指导,指导她们充分利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来理解掌握本次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她们知识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材分析
  病理学基础》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正常的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之上,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为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做铺垫。在连接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发挥桥梁的作用[1]。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顺利地通过桥梁,达到基础和临床的自然、自主和自如的贯通。
  选用的教材是国家卫计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丁凤云主编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该教材概念清晰,简明扼要,语言通俗,联系临床,适合于三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但是,学科痕迹较重,临床病例欠缺。因此我对教材稍作处理,我运用翻转课堂和PBL教学法降低学科痕迹,增加了临床病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此外,利用学习通、微课等资源将教材进行立体化处理,避免了平面教材的单一性。
  四、设计理念
  本次课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沉闷,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2]。为此,我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传统课堂的课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前,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则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运用PBL教学法,通过同伴互助交流、教师点拨再提升的过程,课后进行拓展[3],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教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肿瘤的特性。我引入翻转课堂的模式,运用PBL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肿瘤的转移。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我运用案例教学法和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且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课程思政的设计,通过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治病经过和《滚蛋吧,肿瘤君》作者熊顿的得病经历,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六、教学实施
  课前由设计导学案、整合教学资源、制定个别辅导计划、学生自主学习四部分组成。课中有导入、PBL教学、小结三环节,时间分配分别是5分钟、80分钟、5分钟,做到学、教、做、评一体。课后拓展有两项活动:完成作业,制作专题活动栏、开展主题活动。
  第一,课前:
  (1)课前分发学案,上传教学资料,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要完成的任务。
  (2)整合教学资源。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包括课件、自己录制的微课、动画等上传到学习通,学生可以按需学习。
  (3)个别辅导:对于基础薄弱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通過面对面、QQ、学生互助等方式提前辅导和督促,有效实现培优补差。
  (4)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手机登陆学习通和相关学习网站完成自主学习。
  第二,课中: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PBL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指导,来完成学习。
  由生活中熟知的事件和人物: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乳腺癌,漫画书《滚蛋吧,肿瘤君》作者熊顿的淋巴瘤导入此次课内容,并列举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主要死亡原因,第一位都是恶性肿瘤,以及发病率前十位的恶性肿瘤,第一位男性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然后引入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恶性肿瘤难以治疗?
  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恶性肿瘤是不是与其它疾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很容易就引入第二个问题:肿瘤的概念和特性是什么。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展示图片讲解肿瘤的形态与结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这是肿瘤的形态,大小、结构,肿瘤的生长方式有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三:临床上肿瘤治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而引出本次课的难点:肿瘤的另外一个特性:肿瘤的转移。
  因为已经通过微课预习了这部分内容,所以主要以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问题四:什么是肿瘤的转移?此病例有哪些转移途径?胃癌是怎么转移到骨组织里的?学生可能只会浮浅地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
  于是引入第五问:恶性肿瘤发生淋巴道转移后,没有侵犯血管壁,会不会进入血液中而发生血道转移?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人体结构淋巴液的回流。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前后贯通。   除了淋巴道转移,还有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于是设计问题六:血道转移最常见的器官是肺和肝,这在临床上有什么重要意义?问题七:肿瘤手术过程中会造成医源性的种植性转移吗?这两个问题都与临床密切相关,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把病理知识与临床密切联系起来。
  最后以说出肿瘤的生长方式、学案中病例的转移途径和一首口决作为本次课的小结。
  第三,课后延伸:
  通过学生在学习通的预习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讨论的表现以及测试题进行多样化考核学生,并完成学习评价表,从自评、互评及教评三个方面综合评价。
  课后我通过补问:如果陈晓旭及时进行手术,会有什么结果?熊顿的生病对你有什么启示?对所学内容加以拓展,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对待疾病要尊重科学、积极治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要求学生寫在作业本上。另外要求学生在班级文化栏以“癌症的防治”为题,设计主题专栏。让学生以“拒绝不良生活方式,预防癌症”为主题,开展校内外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肿瘤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且建议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和病理学园地等网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七、资源整合
  本课实施中运用到的资源有:平面教材,包括课本、学案,还有临床病例,培养学生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并贴合执业护士考试大纲编写了测试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网络资源有学习通和推荐的学习参考网站。信息化资源:包括录制的教学视频、动画等。此外还整合了熟知的生活事件和人物,丰富了课堂的围度,使教材立体化、动态化、有趣化。
  八、教学反思
  本次课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式的职教理念”,凸显学习者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PBL教学法,使问题步步深入,密切联系临床,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学生“易学,乐学,爱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进行课程思政的设计,实施“大思政”的教育理念。该教学以学生自学为前提,学生学习能力及兴趣的个体差异会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一些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通过生生协作、个别辅导等,弥补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第8版).
  [2]何祖江,王湘军.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44-146.
  [3]李囡,鄢雯,刘立新,等.基于翻转课堂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设计[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4):243-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