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创呼吸机治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行以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行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对照分析治疗及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相比于治疗及护理前,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氧分压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行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辅助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呼吸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1
  COPD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主要特征为持续气流受限,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同时COPD患者容易合并呼吸衰竭症状,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需要辅助有效护理措施,以保证临床效果[1]。本文观察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行以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效果,从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择取52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与中华医学呼吸病学会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无创呼吸机治疗禁忌症患者等。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65.36±4.52)岁。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行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及针对性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加深其对疾病知识的认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②体位护理。帮助患者选择坐位、半坐卧位接受呼吸机治疗,可以使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同时有促排痰效果,选择头部后仰,并与肩部平行,可以提高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另外以患者呼吸状况为依据进行翻身、叩背护理,对患者体位变化进行观察。③呼吸机护理。对呼吸机应用方法、原理向患者进行说明,使其与呼吸机保持同步呼吸,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调整呼吸机参数。④呼吸道护理。治疗前需要清理口腔分泌物,对气道予以持续湿化处理,并使用灭菌水,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现象。若患者排痰困难或痰液浓稠,则应行以雾化吸入,使呼吸保持通畅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照分析治疗及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涉及到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及护理前,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为(67.34±7.03)mmHg,氧分压为(72.63±8.14)mmHg;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为(53.06±4.94)mmHg,氧分压为(92.34±6.15)mmHg。相比于治疗及护理前,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氧分压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针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无创呼吸机治疗是常用方式之一,此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还可以提升临床疗效[2]。但在治疗期间,因个人体质差异、情绪波动等因素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治疗期间需要辅助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3]。本次研究中,针对COPD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行以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呼吸机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以良好的态度面对治疗。体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舒适度提升,避免出现不良现象。呼吸机护理可以保证无创呼吸机治疗顺利进行,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状态[4]。呼吸道护理可以避免细菌滋生,防止并发症发生,因此针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行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辅助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血气指标,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林 素.舒适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01(06):159-160.
  [2] 梁雪梅,蔡晓玉,王 真,廖 蕾,丁久洪.综合护理措施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05):91-94.
  [3] 李 芳.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1):181-182.
  [4] 宣广艳.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及護理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6):4111+4110.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