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PaCO2、PaO2、pH值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PaCO2(66.52±3.35)mm Hg(1mm Hg=0.133 kPa)、PaO2(66.87±4.54)mm Hg、pH值(7.48±0.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45±3.68)mm Hg、(60.21±4.78)mm Hg、(7.06±0.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总体效果显著, 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 该病的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高,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 短时间内血气指标会发生变化, 表现为PaO2下降、PaCO2上升[1, 2]。本研究以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主要对象, 对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7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7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8.84±7.32)岁;病程2~8年, 平均病程(5.23±1.17)年。观察组中男21例, 女16例;年龄43~77岁, 平均年龄(58.65±7.41)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5.28±1.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且均并发呼吸衰竭;②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具备无创正压通气适应证;③患者知情自愿参与, 随机分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4]:①合并神经病史, 有交流或沟通障碍;②基本资料不完整;③合并心肺、肝肾功能异常。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即抗感染、化痰、吸氧等对, 用鼻导管吸氧, 1~2 ml/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治疗模式设置为S/T模式, 氧浓度为40%~60%, 呼吸压力为5~10 cm H2O(1cm H2O=0.098 kPa), 吸气压力为15~25 cm H2O, 呼吸频率为10~18次/min。治疗期间, 综合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 3次/d, 2~3次/次, 持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aCO2、PaO2、pH值)。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缓解, 各项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 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PaCO2、PaO2、pH值均优于治疗前, 观察组PaCO2、PaO2、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 且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 这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的呼吸肌功能开始退化, 肺部供氧量低, 非常容易出现氧气运输障碍[6]。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 此种治疗方法可获得理想效果, 但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并发症, 且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大, 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无创正压通气包括持续气道正压和双水平正压通气, 患者吸气时设备会承受压力供给, 呼吸时压力会随着气体排出, 与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相比, 患者整体能量的输出和消耗相对较少, 不会造成呼吸肌负荷加重[7]。同时, 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可以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 有效扩张血管, 可提升患者肺部血流量, 缓解呼吸衰竭症状, 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PaCO2、PaO2、pH值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PaCO2(66.52±3.35)mm Hg、PaO2(66.87±4.54)mm Hg、pH值(7.48±0.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45±3.68)mm Hg、(60.21±4.78)mm Hg、(7.06±0.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蓝大波等[8]报道中的部分研究结果相似, 蓝大波等在报道中得出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7% VS 70.6%), 观察组的PaO2和PaCO2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这也充分体现了本次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总体效果显著, 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非凡. 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较.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8):128-131.
[2] 卢丹.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28):151-155.
[3] 薛志丽, 赵晔, 苏芳, 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5):4929-4931.
[4] 张穗杰, 张银.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广东医学, 2017, 38(12):1916-1917.
[5] 李国胜, 王海燕, 刘苗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1):108-109.
[6] 刘莉丽, 孟建斌, 王文欣, 等.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6):1443-1445.
[7] 傅万颖, 陈菱菱.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中国医药科学, 2014(20):188-190.
[8] 蓝大波, 吴晓梁, 徐良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健康研究, 2015, 35(6):669-670.
[收稿日期:2018-0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0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