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方法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中抽取12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组(n=60例)常规护理,给予优质组(n=60例)围术期优质护理。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优质组护理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09±0.41)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患者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的护理价值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血管支架置入;复杂先心病;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围术期;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0)01-198-04
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postoperative 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 followingcomplicated cardiopulmonary surgery)是臨床常用的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并发症之一[1-3]。针对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临床常采用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4],但若护理不当,易引发低血压、呼吸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心动过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给患者心理和经济上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良好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临床结局,促进病情治愈。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本研究的目的。因此我院选择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中抽取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临床判定标准者[5];(2)符合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适应证者;(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证者;(2)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3)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4)并发恶性肿瘤疾病者。所有患者按照信封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60例,包括男30例,女30例,年龄18个月~13岁,平均(5.9±0.249)岁。优质组患者60例,包括男30例,女30例,年龄19个月~12岁,平均(6.1±0.2)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60例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性护理指导、病情护理以及简单的口头教育等。
给予优质组(n=60例)围术期优质护理:(1)术前优质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对患者家属宣讲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手术时间、治疗过程以及预期效果。评价患者的病情,要求术前4h禁食禁水,并做好手术相关配合的器械、医用耗材准备工作。(2)术中优质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面罩吸氧,于肩下垫一薄枕,并将臀背部垫高,使腹股沟向前突出。将患者上肢平放于头的两侧并固定,标示双侧足背动脉部位及搏动情况,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左侧肢体留置针,术前半个小时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做好麻醉以及术中各项配合工作,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安慰、鼓励患者,消除患者恐惧、害怕心理,使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术中采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电极片应放置于四肢,避开造影和除颤部位,注意观察心腔内压力曲线的变化,检测好右心室压力和肺动脉压力,若有异常,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进行处理。(3)术后优质护理。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临床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护理要点,定时查房,询问患者的感受,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静脉回流障碍,给予低流量吸氧,并采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的差异性。评价指标有显效: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肺动脉狭窄部位及经狭窄处的五彩相间血流和收缩期湍流频谱改善90%以上;有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肺动脉狭窄部位及经狭窄处的五彩相间血流和收缩期湍流频谱改善70%~90%;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或加重[5]。(2)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呼吸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心动过缓。(3)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性。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共19个测试项目,总分0~95分。每个项目评分值0~5分,其中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一般满意;4分:表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6]。(4)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生活质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价,共包括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 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八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0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7]。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优质组显效34例,有效21例,护理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优质组患者低血压1例、呼吸抑制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0例、心动过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33% (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针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优质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09±0.41)分,明显高于常规组(61.33±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6999,P<0.05)。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显示:优质组患者GH、PF、RP、BP、VT、SF、RE、MH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肺动脉瓣及其分支狭窄是主肺动脉和肺动脉分支一处或多处狭窄的心脏畸形疾病,其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3%。患者多伴随活动后气短、心前区疼痛、右心衰竭及发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严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发病概率呈现上升趋势[8-9],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原发病因素[10-11]、外科手术吻合后处瘢痕形成因素、血管牵拉因素以及血管扭曲因素等[12]。该病易导致右心室高压,影响外周肺部血管的发育[13],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该病,临床常采用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但若护理不当,将增加低血压、呼吸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14-15],影响患者预后。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常规的护理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患者满意度低。近年来,围术期优质护理在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一方面,通过术前优质护理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和配合工作,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强化基础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消除患者疾病治疗的排斥感、紧张感和陌生感,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进行手术;另一方面,通过术中优质护理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做好体位、麻醉、生命体征检测等各项术中配合工作,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再者,通过术后优质护理措施,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加强安全措施,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若有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促进病情治愈,减轻医疗费用支出。
本研究显示,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患者护理后护理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P<0.05),证明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P<0.05),证明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价值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经皮血管支架置人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患者的护理价值显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發生概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新梅,周卫红,吴燕英,等.20例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介入术护理配合[J].护理学报,2016,23(19):66-67.
[2]谢育梅,张智伟,钱明阳.经皮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复杂先心病外科术后分支肺动脉狭窄[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8):449-452.
[3]胡仁杰,张磊,张文,等.术中置入肺动脉分支血管支架的镶嵌技术治疗肺动脉分支狭窄[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33(1):25-27.
[4]王玲.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肺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5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7,16(10):55-56.
[5]俞裕玉,陈丽娟,张惠平.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呼吸道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1):165-166.
[6]范祥明,李志强,苏俊武,等.双侧体一肺分流治疗左右肺动脉融合部狭窄或闭锁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2):155-156.
[7]董向阳.介入技术联合外科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10):47-49.
[8]杨仕海,韩建刚,陶曙光,等.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一附7例报告[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7):551-555.
[9]石诗,金梅,丁文虹,等.肺动脉支架治疗儿童肺动脉分支狭窄近中期右心功能随访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8):674-677.
[10]蒋利,闫洪涛,丁盛,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10):581-584.
[11]徐莉莹,韩宏光,王辉山,等.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一肺动脉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处理措施[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1):49-52.
[12]李红英,封亚梅,张会军,等.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6):506-509.
[13]吕瑛,孙丽颖,闫芳,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4例体肺分流术后并发症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6,15(1):70-72.
[14]薛欢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175-175.
[15]李虹,孔娟娟,孙善权.婴儿先天性气管狭窄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6,32(9):530-533.
(收稿日期:2019-03-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0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