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天福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水肿的临床经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水肿的形成一般与多个脏腑相关,病因相对复杂,主要因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影响气血水的运行,而当归芍药散具有活血利水之功,为血水并治常用方。 文章主要介绍了孙天福教授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水肿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水肿;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070-03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其因全身气化功能障碍, 涉及多个脏腑,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进而影响气血水的运行,导致水肿[1]。当归芍药散出自于《金匮要略》,原方主要是针对妊娠腹中疼痛,或妇人腹中诸疾痛而设,临证依据异病同治之则,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其由白芍、当归、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具有活血利水之功,为血水并治的常用方[2]。孙天福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袁海波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潜心研究中医经典著作,从医三十余年,积累很多临床经验,现将其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水肿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水肿的证候特点
  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如《景岳全书·肿胀》而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其与肝脏关系也密切,《读医随笔》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跗肿……皆肝气之不得疏畅所致也,或肝虚而力不能疏,或肝郁而力不得疏,日久遂气停血滞,水邪泛滥。”[3]。孙天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年老体虚、脏器功能失调等影响,致使肺失通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开阖,气血水运行失调,最终导致瘀水互结、泛于肌肤。
   肺主一身之气,其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对体内水液运行、输布、排泄起调节作用。气行则水行,若肺失宣降,导致水液代谢障碍,而致水肿。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流不畅,亦可使水湿泛于肌肤,正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到“血不利则为水”,血从水化泛溢肤表,发为水肿。脾居中焦,主运化水湿,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也是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素问·经脉别论》中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布散水精,喜燥恶湿,升清降浊,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反困脾,水肿乃成。肾为先天之本, 主行水, 肾阳的气化功能对全身水液代谢有重要作用。《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肘肿。”肾阳不足, 不能化气行水, 同时膀胱气化失常,水液内停, 形成水肿。由此可见,水液代谢与多脏密切,肺失宣降,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脾失健运,水湿困脾,湿邪伤阳,进一步致脾肾阳虚,寒凝血瘀,瘀水互结发为水肿。病程日久,气滞血瘀水停则贯穿整个疾病,导致疾病缠绵难愈,变化多端。
  2 当归芍药散的方药特点
  当归芍药散首见于《金匮要略》,由当归、川芎、芍药为血分药,泽泻、茯苓、白术为气分药组成,具有补血活血疏肝,健脾化湿利水之效,为血水同治之方,此方虽有6味药物组成,但祛邪扶正,气血皆治,凡属气血水运行失常病候皆可使用[4]。孙天福教授结合水肿的证候特点及当归芍药散组方特点,用此方来辨治此病。白芍味酸苦而性微寒,入肝、脾二经,《神农本草经》曰:“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利小便,益气。”既擅长养血柔肝疏肝,缓急止痛,又能活血利水,一药多用。当归辛甘而温,主入肝经,《日华子本草》記载:“主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其具有养血活血,为血中之润药。川芎辛温,善走血海而活血行气,配合白芍、当归,以治疗瘀阻血络,同时可以补肝体而助肝用,肝疏泄功能健全,使气血调达,瘀血水湿得以祛除。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白术苦温燥湿,使湿从内化,茯苓甘淡渗湿,使湿从下走。其一燥一渗,运利结合,健脾而去水。泽泻甘淡性寒,入肾与膀胱经,利水渗湿,通浊气而和脾,合茯苓则渗利之功尤为显著,且可补土制水,故具肿消不易反复之效。全方以当归、白芍、川芎柔肝活血利水,白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利水,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共奏疏肝健脾,活血利水之效。孙天福教授常根据其症状要点调整用药,如气虚之象明显,加黄芪、防己(防己黄芪汤);寒象明显,加桂枝(苓桂术甘汤),甚者加附子(真武汤);热象明显,加黄芩(黄芩汤);气滞明显,加柴胡、枳壳(四逆散);瘀血水结成有形之肿块,加桂枝、猪苓(五苓散);水湿较重,加薏苡仁、冬瓜皮、车前子以加强利湿之效;瘀血较重,加重泽兰、益母草活血利水;腰痛重者,加杜仲、牛膝补益肝肾;眠差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养肝助眠;便秘者可加重当归用量以润肠通便,同时并加大黄通腑泻浊,推陈出新。
  3 病案举例
  3.1 病案1 患者王某,女,50岁,教师,2018年4月14日初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颜面、肢体肿胀,情绪激动或大量活动后加重,于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经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处就诊。现症见: 颜面、肢体肿胀,情绪激动或大量活动后明显,伴头晕,烦躁,乏力,纳一般,眠差,多梦,面色晦黯,痛经,经量偏少,色暗,有血块,二便调。舌尖偏红,舌质淡暗,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脾虚,兼血瘀证。处方: 当归20g,赤芍50g,川芎15g,茯苓20g,泽泻30g,炒白术15g,酸枣仁30g,柏子仁20g,益母草15g,泽兰20g,香附10,栀子15g,淡豆豉20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2018年4月21日二诊:自觉肿胀减轻,烦躁感减轻,心情相对舒畅,睡眠好转,原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15g,女贞子15g,继服7剂后,水肿明显好转,精神好转,睡眠改善,而后又自服 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病考虑为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功能性水肿,多发生于青中年女性,与情绪、睡眠、月经、天气及劳累相关,一般考虑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属于中医学“水肿”的范畴,其多与肺脾肾等脏腑相关,多考虑为女性,与肝经有着密切相关。水得阳则化为气,气得阴则化为水,水不运行,液体潴留于体内为之肿,故水的潴留赖于气,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气的运行与肺脾肾三脏相关,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肾之精气化身为先天元气,这些脏腑功能的运行,与肝的疏泄息息相关。肝气疏泄得当,则气机通畅,水道通利,反之则气机郁结,水液淤滞而发为水肿。本患者为中年女性,女子以肝为本,年四十,营血亏虚,难以养肝,肝失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热,出现烦躁,气滞血瘀,瘀阻脉络,导致痛经;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脾不升清,痰蒙神窍,头昏沉,湿瘀化火,痰火扰神,眠差,梦多。所以当从肝脾肾而论治,结合病机,方选当归芍药散加减。方中当归、赤芍、川芎调血柔肝,白术、茯苓、泽泻补脾渗湿,使养血柔肝不碍脾胃,淡渗利湿不伤阴血。加以酸枣仁、柏子仁养肝血,助睡眠,益母草、泽兰增强活血利水之效,香附以疏肝理气调中,栀子、淡豆豉以清熱除烦,宣发郁热,炙甘草调和诸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肾主气化,开阖不利,水液内停,加重水肿,后期加用菟丝子、女贞子以补肾阴阳,肾气的开阖协调,减轻水肿,巩固治疗。
  3.2 病案2 患者陈某,女,58岁,工人,2018年12月13日初诊。两年来经常面部及四肢浮肿,时轻时重。近期因事务繁忙浮肿加重,自感面部及四肢憋胀,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疲倦乏力,腰酸、胀痛,尿量明显减少,食欲下降,睡眠一般,大便偏稀,已停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象沉涩。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脏、肾脏彩超均未见异常。辨证属脾肾两亏,水湿内停。处方:当归10g,白芍30g,川芎10g, 炒白术20g,茯苓30g,泽泻20g,黄芪20g,牛膝15g,杜仲20g,冬瓜皮20g,车前子30g,薏苡仁20g,鸡内金10g。7剂,水煎服。
   2018年12月20日二诊:浮肿明显消减,尿量增加,仍感四肢憋胀,舌脉同前,原方加川楝子6g,以增强行气活血药力。7剂,水煎服。2018年12月27日三诊:病情继续好转,上方改川楝子改为佛手15g,再服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此即人体身体生理功能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说明肾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肾主气化,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经脉,腰部酸困,且开阖不利,水液内停,水停又可引起脉络瘀阻,进一步加重腰痛,血不利则为水,水液溢于肌肤而现颜面及四肢浮肿,水湿困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神疲乏力,食欲下降,肝血不足,失于疏泄,肝郁乘脾,加重脾虚,水肿加重,湿性趋下,故见双下肢浮肿明显,舌质暗,苔白腻,脉沉涩,所以当从脾肾肝入手,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以助运化水湿,牛膝、杜仲以补肝肾,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水,冬瓜皮、车前子、薏苡仁加重利水之效,当归、白芍、川芎活血柔肝,鸡内金健脾消食,全方补泻兼施,使脾肾得健,肝得疏泄,水湿得运而获显效。
  4 小结
   水肿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运行失常引起,当归芍药散则是血水同治之方。孙天福教授临证中强调,组方要精当, 用药要灵活,若血滞者,三味血分药量宜大;湿盛浮肿者,三味水分药应重用,以达药专力宏之效。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9-332.
  [2]温蕊瑜.当归芍药散在内科杂病中的治疗运用[J].河南中医,2013, 33(1):22-24.
  [3]孙鑫铭,张法荣.张法荣治疗特发性水肿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9, 38(2):59-61.
  [4] 陆渊雷.金匮要略今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425-427.
  (收稿日期:2019-10-13 编辑:陶希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9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