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娟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2-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43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旧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会运用多次练习的方法,以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该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出巩固知识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可以激发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该教学方式仍旧不能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时间久了,学生就不能自己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这样容易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创新意识不强
教师不仅仅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者,还是实施者,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有些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有些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一味追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也没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式。其二,现阶段,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仅仅重视阅读量的不断积累,造成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更加不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
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动力,阅读也是如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关键的步骤是使学生可以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这样势必会造成初中语文教师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阶段教学时间相对紧张,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就难以获取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仅仅阅读关于考试的文章,完全忽视其他的阅读材料,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四)教学方式缺乏多元化
现如今,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日益进步,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新鲜事物,而且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相当强的,这就是现代青少年的性格特征。但是当前依旧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以及发现各个段落的中心语句等,而且对于每篇阅读文章都要使用同样的套路,该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既缺乏创新,又不能刺激学生的神经,更加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也有很多处教师采用原来的课件,课件内容守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存在半知半解的情况,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削弱教学积极性,久而久之,教师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重视语文阅读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师需要积累学生以前的知识,而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将其当做教学评价的出发点,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评价体系。阅读教学,简单来说,是指解读文本的过程,其具有较强的多向性,主要目的是进行多向性对话,其过程是读者利用确认语言文字和解码音像视图以及单词意义,之后进行知识重构,促进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彼此作用。通过这样的互动过程,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并且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尽量积累学生以前的知识,而且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构建一套完善的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比如,讲解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通过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和词语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认识到作者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可以客观正确的看待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也是各种各样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阅读评价标准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这样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情况,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二)重視对话与体验方法的采用
新课改不断深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合理运用对话与体验方法。教学对话,即师生的活动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都会采用对话的措施。并且教师在对话中必须要尽可能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因此,以文本的角度为切入点,通常在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中可以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因此,情感的前提条件是体验,而经验的升华就是感知。比如,讲解文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刚开始学生对主人公的行为都是无法理解的,这是教师需要与学生发生对话,可以与学生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具有坚强不屈意志的事。并且教师在对话中必须要体现对话状态的公平性,要注重学生在对话沟通中的文本体验。利用相对宽松的对话和体验环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进而将更多的思想感情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以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三)构建阅读共同体
通过构建对应的阅读共同体,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共同体是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在课堂上,采用阅读方法和合作沟通的形式经常反思,让初中阶段的师生在精神方面不断成长,让师生可以一起阅读。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必须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互动沟通,做好经验分析。比如,讲解《冰心诗三首》时,在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冰心其他的作品,再与课文的有关内容联系。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将有关的阅读书籍推荐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的家长交流,实施家校合作的教学形式,建立亲子共同体,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四)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宽松的阅读环境,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水平。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创造阅读环境时必须要清楚明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防止阅读情境流于形式。通常,初中语文教师创设阅读情境,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可以认识到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我认知能力。通过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可以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文章,这样可以弥补学生知识匮乏的缺陷。比如,讲解《海燕》时,多数学生都不知道海燕是什么,也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就无法体会到主人公当时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海燕的视频或者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无产阶级无畏无惧的伟大精神。
(五)重视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做某件事或者学习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时,被动接受和主动学习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第一,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从课前预习文章到课堂讲解文章,再到课后归纳总结,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只是扮演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教师只是针对学生设计教学方案,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发现线索,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路来认识文章、找到正确的答案。第二,教师在讲解文章过程中,应当倾向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科学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结合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进行相互探讨沟通,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需要掌握所有学生的阅读想法,及时指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形成合理的思维框架,发散学生的思维。
(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不再只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来表达,而是运用新型的教学设备,这样既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比如,讲解《变色龙》时,很多学生刚看到该文章时,都不了解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仅仅是联想到动物,那就是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下,变色龙的皮肤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更加迅速适应环境,进而保护自己。但是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不只是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而是想要将文章中主人公的个性表达出来。然而教师如果采用传统口头讲解的方式,难以表达出这方面的蕴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思想感情。但是对于相似的短篇文章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讲授文章。
三、结语
利用语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文章,可以了解其中的主旨以及整个情感脉络,对加强学生語文情感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林庆江.基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9(17).
[2]赵培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4).
[3]赵喜林.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5(3).
[责任编辑 薛晓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