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全区的4213例在职女性医务人员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CHQ)和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可知其中有2135例为心理问题疑似阳性,占4213例女性医务人员的50.68%;而年龄、学历、工作单位及年限等因素与疑似阳性率有关(P<0.05)。结论:相关部门应对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的女性医务人员采用针对性措施,使女性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关键词】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随着精神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及医学界对不同特殊群体精神卫生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特殊群体精神卫生问题及精神健康的预防性研究,国内很少有报道关于综合医院临床重点科室的女性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研究[1]。本研究对4213例女性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目的是探索性研究女性医务人员精神卫生及负性情绪,从而针对性预防女性医务人员精神卫生问题的发生,并在高风险的医疗工作中使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冲突得到缓解,心理压力得到排除[2]。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4月对4213例女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此次研究对象共4213例,都是在职女性职工。1)年龄:35岁以下有2072例,35~55岁有2128例,其余13例为55岁及以上;2)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371例,本科1981例,专科993例,高中/中专568例,剩余300例为初中及初中以下;3)婚姻:已婚3314例,离异256例,未婚522例,丧偶121例;4)职业:行政人员246例,医技人员649例,临床医护人员2697例,公共卫生人员336例,其他人员285例;5)职务:49例为党政领导小组人员,490例为中层干部,其余3674例为一般职工。
  1.2 方法
  在开始调查前先对负责调查的各级女职工领导进行调查方法及调查工具使用培训,负责发放问卷者为女职工领导,需要现场发放并收回;对年龄为16~65岁的1200例普通女同志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经过培训的居委领导负责当面发放、解释及收回,对于调查对象无法填写问卷的情况,调查员当面为其解读,并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进行记录。
  一般心理健康问卷(CHQ)为较先进和敏感度较高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方法,该问卷由28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为0~1分,总分0~28分,若分数≥3分则判定为疑似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核对,然后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女性临床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女性临床医务人员疑似阳性检出情况见表1。
  2.2 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女市民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女性醫务人员与普通女市民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2。
  2.3 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4213例女性医务人员中,心理问题疑似阳性人数为2135例,占50.68%。女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见表3。
  3 讨论
  在社会中女性医务人员不仅担负着多重角色而且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同时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以及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繁重和紧张,导致女性医务人员承受着诸多来自工作、社会及家庭的压力。据有关研究得出,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认为有中度及以上压力的女性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占95.2%,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如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等[3]。在过去的调查中发现有36.3%的女性医务人员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处于中度或重度抑郁状态的大约有22.5%。蒋春清发现国内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要低,大部分可能是由于身心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的女性医务人员导致的,而且医疗护理行业也受到严重困扰[4]。另外,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岗位,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可能也存在差异,并且目前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加大也可能会产生差异。
  通过此次调查还得出,女医务人员的学历、年龄、工作年限及工作单位性质与疑似阳性率有关,对于工作年限较短并在医院承担较多临床诊疗任务的女医务人员来说,其疑似阳性率更高;同时还发现,疑似阳性率与结婚情况关系不明显(P>0.05);周均工作时间和日均睡眠与疑似阳性率有关(P<0.01),而与工作性质(是否倒班)没有太大的关系(P>0.05)。
  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引起女性医务人员的心理问题:1)矛盾的医患关系。随意投诉和“医闹”导致在工作中医务人员不被理解和尊重,加重其挫败感且易担惊受怕。2)经常有大量的工作。由于有紧急救治任务、人员不够、或工作量多导致其不能及时很好地休息。3)轮班。经常轮班不仅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生活质量也随之降低,易产生家庭矛盾,而且正常生理机能受到违背。4)较高的职业要求。对于工作中的上级检查、晋升等学习和考试有较大的压力。5)职称晋升难。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职称晋升难度较大。6)职业廉价。付出得多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所有部门应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女性医务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得到预防及减少,并针对女性医务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采取联合行动,如将临床一线人员配备充足,制定有效的绩效工资政策,使女性医务人员充分的休息和合理的待遇得到保证[5];优化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使其得到社会尊重,发扬正气,传播医务群体中的正能量,对于医闹事件认真对待并及时将真相向社会公布;通过引进社会组织等采用女职工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解决她们生活及工作上的问题。而且,对女职工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她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时更加积极和乐观[6]。
  参考文献
  [1] 陆健.江苏省江阴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15,(03):252-253.
  [2] 庞云燕.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8,(01):40-42.
  [3] 吴晓英,蒋瑞琼.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维护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5,(33):142.
  [4] 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06):78-81.
  [5] 彭忠革,俞文兰,秦华娟,等.广西铁路系统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7,(09):1175-1178.
  [6] 叶惠兴,唐赛利,方巧婵.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8,(15):2199-2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