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氏腹针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孙氏腹针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失眠症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孙氏腹针针刺,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抑郁自评量分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及SDS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孙氏腹针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焦虑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关键词】失眠症;抑郁;焦虑证;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1
  失眠是在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和条件下,睡眠的启动或睡眠维持功能困难,同时存在多梦、不安、醒后疲乏等,影响睡眠质量的同时,多数患者还伴有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倾向。[1].失眠中医归属“不寐”,认为与人阳盛阴衰,阳不入阴有关,本研究探讨孙氏腹针治失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02月~2019年04月收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21±3.11)岁,平均 (12.26±3.48) 月;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41±3.16)岁,平均病程平均(12.96±4.42)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患者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失眠及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印堂、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内关(双)、照海(双)、申脉(双)。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孙氏腹针腹一区(剑突下0.5寸及其左右各旁开1.0寸的两穴,共三穴)腹八区(脐上下左右各0.5寸,共四穴)。
  操作:患者合适的俯卧位,取0.35*40 mm号安迪牌针灸,头部穴位平刺,其余穴位均直刺,采用單手进针法,深度为15 mm~20mm,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连续治疗六天,休息一天,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疗效,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焦虑改善情况。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SDS)评价。分数与状态相关,总分越高,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用“x±s”表示,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失眠主要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但是存在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等不良影响,预后不佳。中医理论中脑与五脏关系密切,用五脏描述脑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腹脑”是腹部存在的神经网络。孙氏腹针是基于腹脑学说及中医传统理论提出的针灸疗法,通过调节和改善肠神经系统调节脑肠肽的合成、分泌和利用,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角度治疗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能够有效改善睡眠障碍,减少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相关功能,达到养心安神的目的。综上所述,孙氏腹针能够治疗失眠版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雷华.中药治疗失眠临床效果观察-附80例报告[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7):88-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3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