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 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证)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给予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及二甲双胍治疗。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BMI、腰围疗效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治疗肥胖 2 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解毒通络调肝方;腹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8..02
中国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1-2],其中肥胖者居多[3-4]。我们相信中医药特色治疗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采用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其临床疗效确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
1.2 方法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5]。
1.2.2 中医辩证标准
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痰瘀阻络证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凡符合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2)符合痰瘀阻络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7.0 mmol/L≤血糖<10 mmol/L,11.1 mmol/L≤餐后2h血糖<15 mmol/L;(4)糖化血红蛋白≥7.0%者;(5)25 kg/m2≤BMI<35 kg/m2;(6)年龄18~70岁。(7)育龄期妇女采取避孕措施; (8)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项研究。
1.2.4 分组及治疗
(1)二甲双胍组—基础治疗同时,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生产)0.85 g,日1次口服,观察8周。
(2)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上述基础治疗同时,予解毒通络调肝方150 mL早、晚日2次口服,腹部针灸选穴如下:
选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水分、滑肉门、外陵。
操作:平补平泻,留针45分钟。
疗程:1天 1次,4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3 观测指标
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BMI),腰围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腰围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标变化
治疗后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相互比较,FINS、HOMA-IR 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中医认为其原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出现食郁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中焦郁闭,气机升降失司,痰、瘀日久化毒阻络,肥胖T2DM的病位与肝、脾关系密切。毒邪和络滞交互作用推动肥胖T2DM的发生发展。故治法以健脾和胃,解毒通络调肝为主。解毒通络调肝方全方通过攻补兼施,活血通络,同时扶正祛邪、达到激活机体的排毒能力。腹针处方中脘、下脘理中焦,调升降;气海补气培元,关元培肾固本,四穴合用以“引气归元”;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经穴,大横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两穴合用具有徤运脾胃之功效;水分健脾利湿,通调水道,配合大横祛湿化痰;滑肉门、外陵为“腹四关”可活血化瘀,调节全身血液运行,诸穴合用,共凑健脾和胃、化瘀通络之功。解毒通络调肝方联合腹针通过改善消耗脂肪组织,增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降低、减轻体重,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China guideline for type 2 diabetes.2013:17–19.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4. Diabetes Care.2014 Jan;37 Suppl 1:S14-80.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51.
[4] 仝小林.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70.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4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