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益气升降汤治疗慢性心衰验案2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益气升降汤;慢性心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2
  心力衰竭是心脏需氧与供氧不平衡影响下而发生的功能障碍致使静脉血液淤积但动脉血液不足的一类疾病总称,可因发病的急缓、功能分类不同而有众多分型;近些年来,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西药,一般以强心、扩张血管、利尿作为治疗要点,即使目前医疗理念及医疗技术都较以前有大程度更新,但是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呈现上升态势,故应不断创新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医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1],从中医角度认为心力衰竭乃是宗气亏虚所致,而益气升降汤则是补益宗气、调畅气机的名方,正好应对心衰病的发病机理,能够补益人体所失宗气以达到治疗目的,为了验证这一方剂的治疗作用,我课题组选取两例心衰病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升降汤,现对患者的病例信息治疗情况做如下报道。
  1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xxx,男,59岁,主因“咳嗽、胸闷、乏力、端坐呼吸3日”入院诊治并收入我科。患者于6年前偶尔出现心悸、胸闷现象,未予注意及治疗。3年前因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心衰,之后规律服用地高辛、氢氯噻嗪以及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病情控制良好。患者于5日前患感冒,因无其他不适症状未予治疗,3日后诱发咳嗽,继而出现胸闷、乏力、端坐呼吸无法平躺,就诊于社区门诊,具体治疗不详但病情无好转,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患者自患病来精神萎靡、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无体重减轻。
  既往史:患者高血压病10年,期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在125-150/80-96mmHg范围;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史,无手术、输血等。入院查体:T36.5℃、P98次/分、R20次/分、Bp136/88 mmHg,患者神志清楚、轮椅推入医院,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于双肺中下野处可闻及湿啰音,腹部查体无异常,心音正常,律齐,偶尔可闻及奔马音,下肢水肿,脉搏略细。行6min步行试验,患者可步行274m。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伴室上性早搏,V4-6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心脏彩超示:心脏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33%)。西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3级,高血压病。中医诊断:心衰病。治疗方面如下:西药治疗:呋塞米10 mg/次/天、螺内酯10 mg/次/天;中药治疗:黄芪30克、人参10克、西洋参15克、台党参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玉竹30克、炙甘草6克煎服,1次/天,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服药2周后,患乏力、胸闷以及端坐呼吸的临床表现得以改善,患者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服用4w后,患者乏力、胸闷以及端坐呼吸等表现消失,复查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结果:患者心电图基本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回升。
  病例[2]:患者xxx,女,64岁,主因“胸闷、气短6年,加重伴喘息4天”入院。患者7年前多于劳累后出现心前区憋闷感,因患者无其他不适故未予治疗。6年前,下地劳作后心前区出现疼痛并不缓解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在经查体与冠脉造影检查后诊断为心肌梗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0.1 g/次/天、波立维75 mg/次/天、依姆多65 mg/次/天、呋塞米10 mg/次/天、螺内酯10 mg/次/天;倍他乐克,6.25 mg/次,2次/日),病情控制良好。患者于4天前无诱因下发作胸闷、气短、伴喘息,在社区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可、睡眠不佳、二便正常、体重无减轻。既往史: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良好;糖尿病病史13年,餐后血糖控制在8.2~10.9 mmol/L;无冶游史、手术史。入院查体:T36.7℃、P83次/分、R21次/分、Bp140/85 mmHg,入院患者神志清楚,淋巴结无肿大,肺部呼吸音较粗并可闻及湿啰音,心音低钝、律齐,心率83次/分,下肢水肿,腹部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6导联ST-T改变;心脏彩超:左心增大、射血分数下降(30%)并室壁运动能力减低。冠脉造影:左前降支血管阻塞46%。 西医诊断: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Killp分级3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诊断:心衰病。西药治疗:阿司匹林0.1g/次/天、波立维75 mg/次/天、依姆多65 mg/次/天、呋塞米10 mg/次/天、螺内酯10 mg/次/天;倍他乐克,6.25 mg/次,2次/日、拜糖平50 mg/次,3次/天。中药治疗:黄芪30克、人参10克、西洋参15克、台党参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玉竹30克、炙甘草6克煎服,1次/天,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服药2周后,患者的胸闷、气短、喘息症状消失;服药4周后,患者自觉良好,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V1-6导联ST-T改变;复查心脏彩超:射血分数上升(36%)。
  2 讨 论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人体可通过一系列机制(Frank-starling代偿以增加前负荷、心肌肥厚以代偿后负荷增加、以及神经体液等的调节)进行自身调节以使心脏的功能基本维持正常,但是所有的代偿机制都有自身的极限[2],当超过这一水平心脏功能就会出现失代偿。失代偿后的心脏会出现自身能量的供给与利用障碍,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坏死或是纤维化,降低心脏的收缩能力,进而减少射血降低全身各器官血液及能量供给,一方面使心肌重塑,一方面引起患者出现乏力、胸闷等临床症状[3] ;此外,由于机体坏境的变化还会刺激人体多种器官分泌神经因子(内皮素、利钠肽等)加重心脏损害的程度。
  中医对疾病的辩证重视整体观念,认为心衰病的病因为宗气亏虚而致血行不畅,多属心肺气虚的症候,心脏过久的受到损害无法恢复时易致虚证,心肺功能的下降则为太息症,故治疗应以补气、滋养为主。益气升降汤是在古方升降汤基础上化裁而来,组成成分众多,在这一方剂中黄芪、人参为主药 [4],旨在补足人体宗气;桔梗为药之动力,承载其他药物通达全身;五味子、玉竹则从根本入手促进人体产气;炙甘草存在的意义在于调和诸药药效,共同发挥方剂补益宗气之效。在本次研究中,一患者为心衰病伴高血压,在治疗中常规使用呋塞米等药降低患者血压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在佐以益气升降汤治疗,服药2周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服药4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射血分数回升;另一患者则是在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发生的心衰病,在经过治疗以后病情也有好转,证实了益气升降汤对心衰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经纬.源远流长的中医药优秀文化[J].新疆中医药,1992,25(04):55-58.
  [2] 李永新,孟云辉,于慧卿,等.加味益气升降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2):1804-1805+1811.
  [3] 黄文胤,欧阳征仁,郑 芳,等.超声心動图心肌能量消耗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6):517=520.
  [4] 晏 青,于慧卿.邢月朋运用益气升降汤经验[J].河南中医,1999,14(04):38-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9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