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2014到2018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不断加大,逐渐凸显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例如,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不仅对于推动财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财政教育经费规模;支出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42
  0 引言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我国政府一再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提到了“教育”一事,这体现了教育在一个国家发展中所占据的战略地位,说明了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政府开始出台义务教育的政策,决定对中小学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帮助全国人民普及基础教育。我国在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不仅表现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还体现在财政教育投入结构方面存在的不平衡。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国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也限制了国家培养更多人才的能力,从而削弱并降低了我国的竞争力,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的距离逐渐扩大,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并且激化了社会固有的矛盾。
  基于这一大背景,研究财政教育支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今后各级政府制定教育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借鉴意义。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引或者培养各类顶尖优秀人才,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这一原因,选择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和问题来探索,旨在提升我国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状况,并优化资源配置,为政府提供帮助。
  1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1.1 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状况
  
  根据表1所示,首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经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快速增加,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从2014年的32806.46亿元上涨到2018年的46143亿元,说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有着很快的发展速度;其次,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比去年同期上涨的比例呈波动趋势,在7%-10%左右徘徊,财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能同步发展,说明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最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占GDP的比例保持在4个百分点左右,并且,已经连续五年超过4%,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是处于较低水平的,有研究表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是4.9%,我国仅仅算是刚刚达到及格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 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状况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个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各地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地区间财政教育支出差异不断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快,高校多,资源多,相应的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也多,远远高于西部水平,虽然这种差距在慢慢缩小,但是仍旧很大。
  其次,我国城乡结合多,但是城乡间教育水平差距大,城市教育水平远高于农村教育水平,这就进一步拉大了收入的差距,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差距越来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最后,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各级教育的投入经费比例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初等教育投入比例明显偏低,而高等教育投入比例又过于超标,存在严重失调的情况。
  2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纵观2014到2018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主要存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和财政教育投入结构不平衡两个方面的问题。
  2.1 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2.1.1 政府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低
  如表1显示,我国财政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从2015-2018年之间逐年下降,其中2015年占比最高,达到4.26%,但是仍然處于较低水平,虽然我国政府将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经费投入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但是,1975年来,美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较多保持在7%,相较之下,我国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对此,“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对教育经费投入予以保障,通过教育体制改革解决在现在这个时间出现的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需求旺盛与教育资源较少存在的矛盾,为将来教育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强而有力的物质保障基础,期望在下一个“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更上一层楼。
  2.1.2 财政性教育投入占教育经费比重低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2014年的32806.46亿元上涨到2018年的46143亿元,上涨了不到一倍,但是这是质的飞跃。想当年199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3349.04亿元,占比达到了68.29%,但是之后几年的占比逐年下降,2004年甚至下降到了61.66%,得益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家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果我们国家不能再年青一代的教育上加大投入,那么我国就不会有更好的未来。2000年以后,我国教育经费主要转由政府与非政府共同承担,增加社会企业承担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压力,同时还能够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2.2 财政教育投入结构不平衡
  在我国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的问题之外,我国财政教育投入还存在结构不平衡的现象。而且据调查显示,这个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一年比一年明显,简单来讲就是不平等、不公正的体现。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结构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差异大,不平衡;二是各省市自治区间地区总量差异过大;三是城乡地区不平衡;四是初、中、高等教育三级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   2.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不平衡
  以2018年为例,根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显示地方政府是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主力军,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改革,这一个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承担起了80%的责任,然而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不到位,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来看,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权多很多,理应负担多一些的教育支出,但是现实来看,反而是地方政府形成主力军,这就造成了“权责不对等现象”,财权与责任权并不匹配。
  2.2.2 各地区总量差异过大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个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各地区的领导班子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财政教育支出地区间差异不断增加。据教育部数据显示,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水平远远要比西部地区教育支出水平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东部、中部、西部方向递减,教育支出水平也呈东部、中部、西部方向递减,并且梯次差距愈来愈大。广东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最高,达到了2805.31亿元,最低的并不是西藏自治区,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仅有167.97亿元。
  2.2.3 城乡地区不平衡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内部环境较为复杂,使得我国当下的教育体会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体制,这个体制使得教育的发展基本取决于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政府对于教育经费的支出水平相结合的结果。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的数据明确指出了城乡地区不平衡问题。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地的财力、人力、物力等各个当面的资源都不够。除了极少数地区外,大多数农村教育经费都存在较大缺口,很多农村的儿童并不能上学,连义务教育都不能保证,学生交不起学费,教师工资大规模拖欠,地方政府可以动辄投资几十亿进行招商引资、开发经济区,但是却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提高农村教育的投入,义务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甚至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4 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
  从我国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的配置比例上来看,我国三级教育生均经费虽然逐年升高,但是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我国对于小学教育的投入较低,但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投入却远高于美国,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有学者表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教育财政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合理分配比例应该是1.5∶1∶0.6,上表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投入通常是初中教育1.5倍以上,是小学的2倍,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我国现状就是:初中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偏小,而高等教育投入又非常大,这种教育支出结构存在非常大的不合理性,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不能满足我国对于教育的需求。
  3 对策
  3.1 加大财政投入
  如图1所示,我国2014-2018年财政教育经费总量在5年间持续增长,但是仍旧没有完全满足我国人民对教育事业的需求,所以,政府应当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升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各级政府应当遵照法律标准,按照要求落实财政经费的支出,加大对财政教育支出的监控和管理。
  如果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财政教育存在的问题,那么加大投入是必经之路。我国应当以发达国家的基本水平来要求自己,向发达国家的水平看齐,而不是安于现状。与此同时,应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专项用于教育事业; 更要保证教师地位、待遇逐步提高,避免出现硬性教育条件难以达成的情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3.2.1 均衡地区城乡间教育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对于国家财政资金这一项重要资源的分配,各个地区之间应当协调好,均衡地区教育发展。保障在每一个地区,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西部落后地区还是十分发达的东部沿海,都应当保证得到符合标准的资源的支持,构建好稳定的基础工作,才能保证上层建筑的完善。另外,需要加强对于教育条件较差的地区的扶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帮扶小组,帮助教育贫困地区加强教育建设。
  3.2.2 调整初、中、高等教育支出结构
  调整初、中、高等教育支出结构,明确基础教育的根本地位。根据图2顯示,我国普通高高等院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远远高于其他四类学校,而小学教育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最低。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在我国的实施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保障全国人民无差别的享有“义务教育法”带来的权益,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承担起全部责任,把有限的经费应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形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只有这样,我国的“义务教育”才能得到保障,我国未来的发展才更有希望,祖国的未来在下一代手中,培养他们就是培养祖国的栋梁。
  3.3 完善教育财政体制
  通过行业的监督管理实现教育的公平,完善教育财政体制。毋庸置疑,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的先决条件就是资源总量,财力资源的总量,在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具有一定的规模的时候,能够满足现有需求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开始进行结构规划,才能完善结构的配比,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应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完善教育财政体制,构建完善的体系,从而帮助财政教育支出保持省域间的平衡,维持社会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善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环境,较大程度上提升落后地区教育水平,防止优秀人才外流,并且从大范围上、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责任
  在加大中央政府投入教育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当形成合力的分担作用。在地方政府弥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缺口的同时,中央政府也应下放权力,使得地方政府“权责对等”,形成良好的监管体系,及时的反馈机制,提升各个方面对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管和反馈能力,优化资源利用率,这样就避免了中央政府管理不到位,地方政府无权管辖的情况,还能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沟通,最终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
  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等级责任划分制度,让每个级别的政府互相监督。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和各级财政的投入,加强各个主体的监督,划分各个主体之间的责任,形成良好的系统。
  4 结论
  教育是我国要一直坚持并重视的最根本事业。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对教育的发展给予重点关注。所以,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和财政教育投入结构的现状和他们存在的问题,这些不仅仅关系到理论的解释,更关系到实践指导的问题。所以,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出发,研究财政教育支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今后制定教育决策优化教育资金配置提供参考,帮助我国打造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我国财政教育现存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政府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低、财政性教育投入占教育经费比重低),财政教育投入结构不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不平衡、各地区总量差异过大、城乡地区不平衡、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解决对策主要有: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均衡地区城乡间教育水平、调整初、中、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教育财政体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詹新宇,刘文彬.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19,147(01):48-59.
  [2]程瑞媛.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4,(14):94-95.
  [3]朱耘婵,王银梅.财政教育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基于2003-2013年省际经验数据[J].湖北社会科学,2017,(4):88-94.
  [4]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唐兴霖,李文军.教育公平视角下地方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演进与财力缺口测算研究[J].行政论坛,2017,(4).
  [6]刘晓嵘.我国中期财政规划实施情况、困境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8,165(07):5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8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