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发展评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纳鹏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简单、静态变得更为复杂、动态,因此随之出现了大量有关企业业绩评价的新思想。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由单一化过渡为多元化,企业业绩评价的目标由注重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变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业绩评价 EVA BSC
业绩评价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指挥棒和监督器,业绩评价指标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战略计划,而且作为评价组织目标的实现情况、经理人员的业绩考评及薪酬的重要依据(王斌,2008)。
一、西方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业绩评价大体上经历了成本模式、财务模式、平衡模式等三种模式(温素彬,2006)以及六个阶段,详见表1。各种业绩评价方法在产生时间上虽然有先有后,却是交叉并存,互相影响,在继承中演进,不同发展阶段的年代划分也并非径渭分明、非此即彼的。
1、成本控制业绩评价阶段
19世纪初出现的成本评价体现了以盈利为目的管理思想,这一阶段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就是成本控制,标志是哈瑞(HarrelL,1911)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2、财务会计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 Wole,1928)首次提出了多项财务评价指标,奠定了综合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的基础。此外,唐纳德森・布朗(Donaldson Brown,1960)建立的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业绩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建立了以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使财务业绩评价更加科学完善。加里・阿什沃思(Gary Ashworth,1999)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建立以每股收益(EPS)及每股收益增加值等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如表1)
3、经济价值基础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90年代,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m & Stewart Co.,1990)对剩余收益评价进行改造并提出经济增加值(EVA)。通过EVA指标来评价企业业绩,衡量的是企业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Jeffrey(1997)提出用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fined Economic Value Added,REVA)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虽然EVA与其他财务指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它仍然不能评价企业财务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本,它无法解决企业中所需评价的所有方面。齐默尔曼(Zimmerman,1999)曾指出EVA业绩评价系统“只解决了三分之二的问题”。
4、引入非财务指标的战略综合评价阶段
随着单纯的财务评价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卡普兰和诺顿(Kapland and Norton,1992)的平衡计分卡(BSC)首次将平衡的思想引入业绩评价。BSC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因素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并针对这四个维度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为企业的平衡管理和战略实现服务。BSC丰富了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内涵,完善了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方法,使企业业绩综合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绩效评价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出现一系列的创新:凯文・克罗斯和理查德・林奇(Kelvin Cross and Richard Lynch,1990)提出的业绩金字塔模型;霍尔(Robert Hill,1991)的“四尺度”论等。
5、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者缔结的一组契约这种思想逐步被大众接受。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各相关利益者的满意度被纳入评价范围。安迪・尼利(Andy Neely,2002)针对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都过分强调股东利益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业绩测量和管理框架――业绩三棱镜(Performance Prism)。与BSC相比,业绩三棱镜从只关心一个或两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观念中转变过来,逐步关心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在从利益相关主体那里得到贡献的同时,还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的满意。埃尔金顿(Elkington,1998)年提出了“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为社会创造持续发展的价值。
6、基于预期的绩效评价阶段
另一重要的评价体系为汤姆・科普兰和亚伦・多戈夫(Tom Copeland and Aaron Dolgoff,2005)提出的基于预期的绩效管理(EBM),其基本思想是认为绩效评价方法应该与公司所有者创造的财富具有最强的关联性,若想通过提高股票价格来为股东创造财富,则公司的实际表现必须超越预期。因此EBM考虑实际绩效和预期绩效的对比关系,解释股票价格的原因,评价公司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这是一种能将绩效评价、管理决策及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股东总回报(TRS)直接联系起来的管理工具。
二、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阶段
杜胜利(1998)认为,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评价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应着眼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应将投资报酬率作为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在企业中引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李常青(1999)认为会计利润考核的是企业经营职责,而企业财务职责的评价应使用现金流量考核。张友棠(1999)提出了将企业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这一指标引入到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
2、进入21世纪后,经济附加值(EVA)这一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被广泛讨论
张先治(1997)从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EVA引入我国带来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新思路。早期关于EVA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理论介绍和分析,主要目标是为了探寻EVA作为评价、激励机制的适用性,为构建适合我国特征的业绩评价与相关激励制度提供参考(谷棋,于东智,2000)。随后,关于EVA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大量涌现。王化成等(2004)的研究显示EVA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于传统收益指标。而余海宗和师芙琴(2007)以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基于EVA的公司绩效与公司股价呈现显著的正相关,EVA指标能够合理的评价公司绩效。
3、近年来大量学者强调将EVA、BSC以及其他绩效评价方法整合
丁宇澄(2004)构建了与BSC和EVA相结合的绩效股票期权的模式。周仁俊等(2005)认为EVA是与公司治理中“股东至上”模式相吻合的业绩评价指标,BSC是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共同治理”模式相适应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刘运国等(2007)利用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设计了集团内公司层面的BSC与EVA结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许晖等(2009)将国际化理论和财务理论进行了交叉和融合,构建了基于国际化组织结构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使原本解释力度不强的BSC很好地融进复杂结构的国际化企业中,这对于国际化理论和财务理论都是很好的补充。文东华等(2009)的实证研究证实了BSC思想的正确性,并认为企业在对下属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业绩,否则可能做出错误评价。
4、我国学者还做了大量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引入业绩评价的研究,黄辉(2001)结合BSC和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从企业经营过程、对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对智力资本投入的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四个方面考察非财务业绩
温素彬、薛恒新(2005)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张川(2008)利用实证研究得出非财务指标具有价值相关性,对于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有预测作用的结论。温素彬(2009)利用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说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是绩效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业绩评价理论经历了单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阶段,并扩展到EVA、BSC等领域,非财务指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我国业绩评价理论将朝着系统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践模式
在我国绩效评价实践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计划经济时代时期,国有企业考核方法以实物量考核为核心,主要考核企业的产品产量和规格质量以及节约降耗与安全生产情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程度高,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主要采取综合考核指标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体系开始盛行;21世纪初至今,随着大量国外业绩评价思想的引入,EVA的经济价值基础思想及BSC的平衡思想均被逐步应用于实践。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在这个时期,业绩评价主要以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为主的财务会计指标为核心。2006年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开始鼓励中央企业尝试使用EVA以及BSC等创新的评价指标。2009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EVA)被硬性规定运用于中央企业业绩评价指标,EVA占到整个评价体系评分标准的40%,作为中央企业2010年年度业绩评价标准首次在中央企业中被使用。
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这种变化正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利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可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正是我国GDP增长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增长转变的体现。
四、企业业绩评价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在构建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时,制度背景的差异是业绩评价方法体系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对于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建立动态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发现我国关于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而且大多集中在论述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会优于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系统。但是对于非财务指标是否真正具有信息含量,综合业绩指标的使用是会真的会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指标的采用程度是否会受到企业权变特征的影响等问题,却很少有实证研究进行分析。随着集团化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也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因此,未来结合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营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发展的政策制度要求,以及外部环境、行业背景等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Kaplan R.S.&Norton D.P,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 that drive performanc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
[2]张川.业绩评价指标的采用与后果.基于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M].2008.
[3]温素彬.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1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