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1+X”证书制度提出后,受到了很多职业教育院校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基于此,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分析了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开展“1+X”证书制度时面临的挑战,并深入探究了相应的创新措施,以期为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1+X”证书制度;电子商务教学;专业建设
一、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与教学融合不够深入
中职院校电子商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以及对电子商务数据进行分析等三个方面。在这三个大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又可以将其划分成网店美工、网店运营、网店推广、网店客服、商务数据分析以及前端web开发共六个教学模块,这六个模块也都有自身所对应的市场岗位,因此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做好这三个大类六个小类的教学,对于保障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后我们发现,现阶段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不能有效胜任企业的岗位,企业对于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和教育,才能够确保毕业生胜任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因此,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想要实现产教融合,首先需要确保毕业生工作和学习的深度融合,导致现阶段中职院校将融合重点放在了科研和企业合作方面,而对于教学和企业的融合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
(二)专业课教学倾向性强
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存在着普教化的傾向,很多中职院校学生热衷于提升自身的学历,因此将重点放在了“专升本”等内容上,也就是说,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考试科目上,对于技能型的课程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中职院校的教师也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导致在进行教学时将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上,忽视了对技能的教学。专业教学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倾向,那就是技能化倾向。现阶段,很多大型的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已经成为了衡量中职院校职业技术教学质量的新参考指标,因此我国诸多中职院校实施技能大赛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呈现出为了迎合技能大赛而进行职业化教育的倾向。
(三)教学质量评估有待完善
中职院校想要落实职业化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重中之重。企业作为中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接纳部门,在进行中职院校的人才质量评价时,企业的参与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有必要迫切引入具有权威、公信力的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参与到中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评价当中。
二、“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1+X”证书制度的社会认可度仍不高
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实施的“1+X”证书制度所包括的等级证书设计包括政府认证、企业合作以及学校自主认定三种方式,而这三种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也呈由高到低排列。实际上,设计职业化教育的“1+X”证书难度并不是很大,关键在于该证书是由谁进行盖章的。举例来说,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一进行印制的,因此社会认可度和含金量非常高。但是在职业技能等几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仍然没有为会计进行职业标准,缺乏国家层面的影响力,这就使得其影响力大打折扣。倘若无法有效解决社会认可度的问题,那么可以预料各种类型的证书将会在市场上泛滥,各种类型证书无法有效比较优劣性。
(二)需要明确划分各项证书的等级
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化的资格证书将证书的等级划分成了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但是该种划分存在着相应难点。首先一点便是等级划分标准并不是随意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分析,而普通的中职院校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第二点便是不同等级间递进的能力要求需要划分合理,确保有相应的准入机制来保证证书质量,且这种递进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也具有可行性。
(三)仍然需要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对于“1+X”证书制度来说,由于其是现阶段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一种创新,因此不论是中职院校还是学生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我国政策指出,对于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要给予“财政、土地、信用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并且按照规定落实税收政策,该政策的提出以及履行有助于吸引有能力、有需求的优质企业和中职院校进行合作,从而实现产教融合的推广和落实。但是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如何将该政策所配套的制度落实,则是其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政府能否严格落实政策、学校是否敢进行改革,以上这些情况都是未知的。倘若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只是原来中职院校和企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那么便无法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到合作当中。
(四)合理的课程结业条件设置
中职院校在开展“1+X”证书制度时,如果想让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这些证书和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证书具有相同重要的地位,那么就需要将证书作为毕业条件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学生在毕业时至少获取了其中一个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限制,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成绩较低、学习积极性不强,因此倘若将这些证书纳入到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之后,无法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数量必然会大大增加,这会影响到中职院校的就业率,对于招生宣传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倘若该制度不严格执行,放宽了学生获取职业等级证书的获取条件,那么也会降低证书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从而影响证书制度的长期发展。
三、“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对策研究
(一)优化教学课程设计
首先,中职院校的职业化教育课程标准要和职业标准有效对接起来,具体实施办法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关键岗位和关键的工作领域,通过分析这些岗位和领域的工作任务,提炼出对在岗人员的能力要求,并将“1+X”证书制度融入到中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当中。 其次,将课程内容融入到职业培训的内容当中。通过对中职院校教育内容进行适度的改革,将其和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流程有效地对接起来,围绕岗位模块的实际类别形成对应的职业技能“X”证书,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转换。举例来说,电子商务技术专业融入web前端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对应的中职院校课程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以及《web前端页面设计》。
最后,落实学习成果互认制度。对中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实现课程设置的标准化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等级考核的标准化。确保中职院校在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专业化之后,其在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学校取得的成果都能够得到社会相应企业以及学习机构的认可。
(二)注重培训理论实践相统一专业人才
通过分析当前电子商务领域以及我国中职院校的和职业改革后可以发现,很多中职院校已经住不开展了电子商务技术综合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学校和企业有效配合,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当学生完成培训考核并获取相应的证书之后,便能够免修证书上的内容。
通过引入“1+X”证书制度,能够将企业所面临的毕业生培训压力反馈到中职院校当中,迫使中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系统当中。同时,“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还能够有效激发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完善“1+X”证书制度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具有模块化的特征,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技能操作课程等内容。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育时,通过引入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认证内容以及相应的通过手段,能够将专业课程转型为“证书型”课程。但是由于中职院校普遍缺少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转型的过程中,有必要和企业以及社会培训教育机构进行沟通合作,共同促进“1+X”证书制度在中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实施。
四、结语
综合全文,在进行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时,传统的教育方案存在着教育覆盖面积不完善、课程和工作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毕业生无法很好地胜任企业岗位。而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能够保障中职院校课程教学和证书标准的有效契合,保障了产教融合的顺利开展,使得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质量,这对于我国职业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黄佑军.扎实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 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佛山日报,2020-05-27.
[2]梁进宇.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
[3]闫亞林.基于“1+X”证书制度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2020(8).
[4]张毅.刍议1+X证书制度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33(2).
[5]张润.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
[6]闫晶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6).
[7]李愿,沈桓宇,董亮,廖春丽.基于“1+X”证书制度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应用[J].科技视界,2020(9).
[8]刘文婧.“1+X证书”背景下学前卫生学课证融合模式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9).
作者简介:周 楠(198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6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