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的程度。方法:2013年1―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社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120例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方面的程度显著增加(P<0.05);慢阻肺综合评估在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患病时间长,对疾病的认知、认可、认同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结论:应加强社区主动宣传教育,将慢阻肺防控知识传授给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认可、认同程度,改变患者对疾病不利的行为,减缓疾病发展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 认可 认同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8-0050-03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ease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I Ping, WANG Caixia, ZHANG Chaolei
  (Pengpuxinchu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abei District, Shanghai 2004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s of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for their illness in the community. Methods: From Jan. to April 2013, 120 cases of COPD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investigation contents include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the degrees of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the disease.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degree of awareness of the patients for their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P<0.05).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the disease and long duration of disease,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ients for the disease also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initiativ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PD was imparted to the patients to improve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ients for their disease, alter the behavior of patients against diseases, slow down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lives.
  KEY WOR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warenes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认知、认可、认同是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的不同阶段。认知是认识和感知,指患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有关自己疾病的各种知识,是被动地接受,也是认识的基础;认可是许可或同意,指患者同意或许可了上述各种知识或信息,但未必转化为自身观点;认同是赞同或承认同意,指患者接受了上述知识或信息,并从主观上转变为自身的观念。从长远观点来讲,只有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真正掌握了医疗知识和防治技术,他们从以往的消极被动地接受治疗变为防病、治病的主体时,才算是康复最终目的和最高目标[1]。慢阻肺患者急性期在二、三级医院治疗结束进入稳定期后,在社区、家庭进行延续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社区主动承担对稳定期患者进行干预和管理。本文采用自制问卷对彭浦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年龄51~80岁之间的社区患者120例,其中男59例,女61例,平均年龄(68.08±8.32)岁。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中慢阻肺诊断和分级标准[2];②通过肺功能检查,即吸入支气管舒张药(沙丁胺醇气雾剂200 mg)后20 min测肺功能FEVl/FVC<70%者;③意识清、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沟通能力差,不能反映自身意愿者;②病情极重,预计生存期不到1年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④不愿配合调查者。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参加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调查问卷》,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对社区内诊断明确的慢阻肺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让受试者了解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在问卷调查前知情同意,并向患者说明调查内容保密原则,并为每个参与调查的患者设立疾病信息档案。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②认知:对慢阻肺疾病的认知、对急性加重的认知、对治疗的认知;③认可:调查患者对慢阻肺疾病知识和观点的赞同情况;④认同:调查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和不当治疗措施(如药物使用方式)的意愿。调查问卷当场收回。
  1.3 评分标准
  1.3.1 认知程度
  ①对与慢阻肺疾病的认知有关的18个问题,0分:不知道;1分:知道。②对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认知有关的10个问题,0分:不知道;1分:知道。③对与慢阻肺治疗的认知有关的19个问题,0分:不知道;1分:知道。得分越高表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
  1.3.2 认可程度
  对与慢阻肺疾病知识和观点认可有关的10个问题,0分为不同意;1分为不确定为2分: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对疾病知识的认可程度较高。
  1.3.3 认同程度
  对与慢阻肺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当治疗措施的意愿认同有关的10个问题,0分:不同意;1分:不确定;2分: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慢阻肺患者改变对疾病不利的行为的认同程度较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中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方面的程度显著增加(P<0.05);性别和文化程度在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综合评估在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患病时间长,对疾病的认知、认可、认同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表1)。
  3 讨论
  慢阻肺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严重疾病[3-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不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并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这种负担在不断增加[5-7]。
  本调查显示慢阻肺患者对疾病一般情况认知程度较高,但对疾病急性加重情况和治疗情况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说明患者缺乏疾病急性加重情况和治疗情况的知识。患者对疾病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对疾病认同程度相对较低,说明患者对疾病知识和观点大多赞同;但要求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和改变不当治疗措施(如药物使用方式)的意愿程度较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主要承担者[8-9]。“未病防病,已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体系[10]已深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11]作为常规的工作职责,就能解决慢阻肺正确诊断率[12]、大医院的医生无法做预防宣传工作[13]、社区慢阻肺患者服务需求高[14]等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和干预[15],能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质量[16-17]。
  社区医务人员应主动开展宣传教育,将防控知识传授给患者,不断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认可、认同程度,特别是让患者掌握对疾病急性加重的判断,以及时进行规范专科治疗的知识,提高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改变不当治疗措施的意识,将患者被动受教育变为主动、坚持改变对疾病不利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减慢疾病发展速度,保存机体生理功能、减少合并症,延长有效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何权瀛. 切实搞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教育和管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 6-7.
  [2] 柳涛, 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1): 1-12.
  [3] Foster TS, Miller JD, Marton JP,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burden of COPD in the U.S.: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J]. COPD, 2006, 3(4): 211-218.
  [4] 白春学. 新中国呼吸病学的回顾和展望[J]. 上海医学, 2010, 33(1): 36-39.
  [5] 胡建平, 饶克勤, 钱军程, 等. 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3): 189-193.
  [6] 何权瀛, 周新, 谢灿茂,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部分城市患者生命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4): 253-257.
  [7] 龚益, 时国朝, 万欢英, 等. 上海城区60岁以上人群5年内COPD患病率变化及原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1(2): 216-220.
  [8] 徐迅, 李凡, 张学民, 等. 上海市郊两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状况调查[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9, 8(9): 614-616.
  [9] 李凡, 徐迅, 张学民,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管理一年效果评价[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3): 171-174.
  [10] 何权瀛. 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学习穆魁津教授有关COPD防控学术思想体系的几点体会[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8, 7(6): 488-489.
  [11] 钟南山. 中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应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作出贡献[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4): 241-242.
  [12] 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J]. 实用老年医学, 2008, 22(3): 164-167.
  [13] 何权瀛. 尽快实现临床呼吸病学与相关学科的整合[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30(5): 4-5, 17.
  [14] 杨春琴. 上海市闸北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认知和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 护理研究: 中旬版, 2009, 23(2): 395-396.
  [15] 何权瀛, 张荣葆, 谭星宇. 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防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 7(8): 553-555.
  [16] 王彩霞, 金先桥, 彭德荣, 等. 社区肺康复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2): 162-164.
  [17] 王彩霞, 金先桥, 彭德荣, 等. 社区教育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 12(2): 166-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256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