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黄芪五物汤、当归四逆汤加减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共计选择90例患者为对象,均为2017年8月—2018年9月所接诊,取组中45例,单借助黄芪五物汤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外加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对两组整体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加减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各方面症状达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a)-0181-02
   在臨床常见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属于最为常见病症,从临床实际接诊情况可知,中老年群体为该症的主要病发对象,且受到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综合作用,该症病发年龄段在持续扩大。且在病症长时间作用下,将诱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发生率较高并发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持续下滑[1]。该症在中医中需归属到痹症的范围中,借助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及当归四逆汤加减对该症治疗使用率较高。该研究就对该用药方案具体作用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共计选择90例患者为对象,取组中45例,单借助黄芪五物汤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外加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45~78岁间,均值为(56.23±1.08)。而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46~79岁间,均值为(58.19±1.33)。对比以上数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以常规方式,借助胰岛素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对照组则需要以黄芪五物汤治疗,方中包括有黄芪28 g、赤芍18 g、桂枝15 g、土鳖虫10 g、鸡血藤20 g,先以常规饮用水300 mL将其浸泡30 min后,增加至500 mL煎煮,煎至300 mL后服用,单次服用150 mL,早晚各服用一次。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以当归四逆汤治疗,在对照组药方的基础上增加当归15 g、大枣8 g、通草10 g、细辛12 g。若患者存在有口舌干燥症状,则增加麦冬20 g、天花粉12 g以及葛根18 g,若患者存在有下肢疼痛症状,则需要增加鸡血藤20 g、川乌18 g、牛膝20 g、川足20 g、川木瓜20 g,若患者存在有下肢肿胀症状,则需要增加茯苓12 g、白术16 g、泽泻12 g,煎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8周,且在治疗过程中均不额外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若患者在治疗后,各方面异常症状消失,膝腱反射恢复至正常水平,结合对下肢神经传统速度检查可知无异常,患者可自行完成日常生理活动,即显效。若在治疗后,患者各方面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下肢功能得到恢复,日常活动未受到较大影响,即有效。若在治疗后,患者各方面症状均未改善,且部分患者存在有更加严重趋势,即无效[2-3]。
  1.4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整体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统计。
  1.5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与两组有关各数据都借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均值±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表示,以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以百分数进行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整体疗效分析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整体有效率为95.56%(43/45),涉及到显效23例,有效20例,而对照组为75.56%(34/45),由显效20例,有效14例组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2,P=0.017)。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在纤维蛋白原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前为(3.58±0.45)g/L,对照组为(3.60±0.42)g/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2,P=0.872)。在治疗后,观察组为(2.12±0.15)g/L,对照组为(2.95±0.46)g/L,观察组优势明显(t=7.083,P=0.008)。在血浆黏度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前为(1.54±0.34)mPa.s,对照组为(1.53±0.12)mPa.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723)。在治疗后,观察组为(1.18±0.06)mPa.s,对照组为(1.37±0.05)mPa.s,观察组优势明显(t=5.347,P=0.015)。在血小板聚集度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前为(70.43±1.83)%,对照组为(69.73±0.8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3,P=0.997)。在治疗后,观察组为(43.83±0.87)%,对照组为(50.43±0.72)%,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4,P=0.001)。
  2.3  下肢神经肌肉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在胫神经传导速度上,观察组治疗前为(31.08±1.08)m/s,对照组为(32.13±1.77)m/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391)。在治疗后观察组为(36.88±1.73)m/s,对照组为(32.46±1.23)m/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2,P=0.013)。在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上,观察组治疗前为(31.01±1.32)m/s,对照组为(32.32±1.38)m/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9,P=0.008)。   3  讨论
   在糖尿病临床发生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数量同样以较快的速度在增加,该症的诱发因素临床尚未有统一定论,但大量研究指出该症与多方面因素存在有关联,诸如患者体内代谢紊乱、血管存在不同程度损伤以及细胞因子出现异常等。从接诊情况可知,该部分患者神经膜微血管壁存在有异常增厚的情况,且出现透明样变性,在长期作用下,促使血管径逐步变窄,导致神经组织处于缺血状态[4]。在中医中,糖尿病在中医中需划分到消渴病的范围中,而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中尚无明确病名。但在归属上依旧需要划分到痹症的范围中,在糖尿病长时间作用下,将促使患者气血循环不畅、阴阳俱损以及血脉淤积,最终表现为四肢肌肤失养,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要与四肢肌肉存在关联,而肾主骨,在治疗上则需要从活血化瘀、对患者体内血液循环进行改善、益气,改善肝脾功能等层面进行治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临床存在有较高的使用率。其中黄芪在益气、通阳层面的功效已被临床所公认,而桂枝则具备有通痹、散寒等作用。鸡血藤存在有止痛活血、舒经活络的作用。大枣的功效则主要表现在健脾、益气的层面上[5]。配合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当归具备有温筋通络的作用,细辛则存在有改善患者血气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已经发现,牛膝存在有对血小板凝集进行抑制的效果,可促使患者血黏度得到改善,帮助患者下肢微循环得到回复。更可达到加快神经组织恢复速度的作用。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进行药物加减治疗,则可以促使患者各方面临床症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从盛军章等[6]研究中可知,借助黄芪桂枝五物汤以及当归四逆汤共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展开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在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层面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可帮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活动等。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就具体对该方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观察可知,在该用药方案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对该类患者的综合效率,帮助患者肢体血流速度得到改善,即对肢体血液循环进行恢复,并提升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达到改善肢體活动功能的作用,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存在有极为重要作用[7-8]。
   综上所述,基于该方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多方面优势,可推广运用于该类患者治疗,帮助其尽快得到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淑兵.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6,29(6):1124-1125.
  [2]  邓占东.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9):23-25.
  [3]  徐欢,张春玲.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放血疗法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4(20):176-177.
  [4]  蒋柏松.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108-109.
  [5]  王志兴,钱茜,梁云武,等.黄芪桂枝五物汤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11):21-24.
  [6]  盛军章,李庆亮,任志兵,等.当归四逆汤、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23(3):18-20.
  [7]  段力.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治规律及诊疗信息挖掘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1-131.
  [8]  陶红卫."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C].第九届李时珍医药论坛论文集,2016:269-279.
  (收稿日期:2019-0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39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