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对儿童慢性鼻一鼻窦炎的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研究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儿童慢性鼻一鼻窦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慢性鼻一鼻窦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儿童慢性鼻一鼻窦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各项临床症状。
   关键词 鼻镜腺样体切除;药物治疗;儿童慢性鼻一鼻窦炎;疗效
   在临床常见小儿疾病中,慢性鼻一鼻窦炎十分多见,主要以流鼻涕、鼻痒、鼻塞等作为临床表现,若治疗不及时,易引起颅内和眶周并发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手术治疗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临床对于上述方案仍存在争议[2]。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慢性鼻一鼻窦炎患儿的各项情况,明确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慢性鼻一鼻窦炎患儿1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3~16岁,平均(9.66±1.21)岁。对照组男40例,女10例;年龄4~16岁,平均(10.12±1.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首先采用等渗生理盐水100mL冲洗鼻腔,并给予克拉霉素,1片/d口服。②观察组实施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给予患儿气管插管全麻,并对扁桃体肿大情况进行观察,对于II~II度肿大则进行切除;鼻内镜经口人路,后在直视下对鼻咽部上、下、中间和周围组织进行探查,采用吸切器经口入路后将腺样体组织进行切除,给予其双极电凝充分止血,直至创面无出血情况后术毕[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①显效:头痛、鼻涕及其鼻塞症状得到緩解,CT检测鼻窦恢复正常;②有效:头痛、鼻涕及其鼻塞症状有所缓解,CT检测鼻窦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患儿流鼻涕、咳嗽、睡眠质量、鼻塞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儿童作为临床特殊群体,其鼻窦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鼻窦的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且黏膜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限制分泌物的排泄,加之鼻窦黏膜自身存在血管充血问题,导致细菌增生,故此引起慢性鼻窦炎[4]。
   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但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且复发率高。临床常用药物为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等,其能够对免疫功能产生调节作用,同时能将炎性因子消除,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抵抗,但无法根治疾病。
   腺体切除术为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手术方式,由于儿童鼻腔鼻窦发育尚未完善,若应用鼻窦手术易损伤其鼻腔黏膜组织,对鼻腔结构的气化模式和重塑十分不利,故此建议以腺体样切除为主[5]。
   鼻内镜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能使整个手术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且能有效止血,能转变以往传统手术的盲目性、切除不彻底性、创伤性,不会对咽鼓管圆枕造成损伤,故达到显著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评分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鼻镜腺样体切除合并药物治疗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十分显著,且能使患儿各项临床症状获得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陈燕,顾兴华,朱敬.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214.
   [2]庄强尔,邹凤,杜虹,等.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10):50-51.
   [3]林和,谭业农.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2):109-111.
   [4]郭茗文,李琳,孙宇新等.儿童腺样体肥大伴鼻-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41(5):297-301.
   [5]杨霄,孟详涛,杨京敏,等IL-25及1L-32与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12):1138-1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19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