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后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學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分别为(0.33±0.17)、(0.25±0.11)、(0.43±0.16)、(0.38±0.19)、(0.37±0.20)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21±0.32)、(1.09±0.23)、(1.13±0.35)、(1.23±0.34)、(1.25±0.32)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β-HCG、P、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TNF-α、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有效减轻中医证候, 提高β-HCG和P水平, 有助于稳固胎元, 促进妊娠的维持, 抑制流产,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77
  复发性流产(RSA)是临床常见女性生育期疾病, 在高龄女性中的发病率达1%~5%。本病病因病机复杂, 至少有35%~44%的发病原因未明, 属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1]。西医认为, 本病与内分泌、免疫、胚胎染色体等因素有关, 多采用补充孕酮或黄体酮、抗凝等药物治疗, 但总体疗效有限[2]。中医认为, 本病属“滑胎”范畴, 与先天肾气不足及后天脾胃受损密切相关, 肾虚则不能固摄胎元, 血瘀则阻滞胞宫气血运行, 不能濡养胎元。因此, 本病多责之于肾虚血瘀, 辨证为肾虚血瘀证, 治疗当以补肾活血安胎为大法[3]。本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 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20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60例。观察组年龄25~38岁, 平均年龄(31.3±4.5)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2±1.8)年。对照组年龄24~40岁, 平均年龄(31.6±4.9)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5±2.0)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标准:①停经史、尿HCG阳性;②阴道少许流血, 伴轻微下腹痛;③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增大符合妊娠周数, 宫口闭合未开;④超声提示子宫增大, 宫内妊娠物, 可见胎囊, 或可见胎芽、心管搏动等;⑤中医辨证符合肾虚血瘀证, 症见妊娠期间, 阴道少许流血, 色淡黯, 或有小血块, 伴有腰膝酸软, 舌质淡黯, 伴有瘀斑瘀点, 脉象沉细弱无力或涩。排除合并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治疗者、有严重内科合并症者。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行常规西医治疗, 按常规先兆流产保胎处理, 口服地屈孕酮片10 mg/次, 2次/d, 口服维生素E胶丸100 mg/次, 3次/d;根据凝血情况酌情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5 d为1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 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可用至孕28周。
  1. 2. 2 观察组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法治疗, 主方寿胎丸加桂枝茯苓丸加减, 药用菟丝子25 g、桑寄生15 g、续断10 g、阿胶珠10 g、茯苓15 g、芍药10 g、丹皮10 g、桃仁5 g, 并随症加减;1剂/d, 水煎2次, 取汁200 ml, 早晚各服用一半[4];西医用药同对照组。15 d为1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 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可用至孕2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 阴道流血停止, 血β-HCG、雌二醇(E2)、P测定正常, 超声提示宫内胚胎正常发育;有效:自觉症状改善, 阴道流血停止, 血β-HCG、E2、P测定低于正常, 超声提示宫内胎儿存活;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 腹痛加重, 阴道流血未止, 宫口开大, 转为难免流产, 超声提示胚胎停育[5]。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包括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每项3分, 得分越低则证候越轻。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 包括β-HCG、P、IL-10、TNF-α、D-二聚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治疗前后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β-HCG、P、IL-10、TNF-α、D-二聚体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β-HCG、P、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TNF-α、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很多, 胚胎及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激素的分泌不足、甲状腺的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等、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腔粘连、母体免疫功能异常等, 均可导致先兆流产[6]。西醫治疗主要从补充黄体酮、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入手, 效果一般, 部分患者仍无法避免流产的复发。
  中医认为脏腑功能紊乱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均可导致先兆流产, 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肾、肝、脾三脏[7]。肾藏精、主生殖, 胞络系于肾, 肝藏血且调节血量, 妇女的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 故肝肾功能失常皆可致胎孕异常。脏腑功能不足则气血津液运行失常, 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 瘀阻胞中, 胎动不安[8]。故治疗本病多从脏腑、气血论治。复发性流产的发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肾虚则无力载胎, 血瘀则胎元失养, 导致气血耗伤, 气血两虚, 屡孕屡堕, 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当以补肾、活血、安胎为大法[9]。本研究以寿胎丸加桂枝茯苓丸加减为主方, 方中菟丝子最善治流产, 能平补阴阳、补肾固虚, 补而不滞, 温而不燥, 对肾虚所致的胎动不安、胎漏、滑胎有良好效果;桑寄生补肝肾、安胎元;续断补益肝肾、调和血脉;茯苓健脾利湿;丹皮、桃仁活血化瘀;阿胶、白芍滋阴养血。全方共奏补肾固元、活血安胎之效[10, 11]。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本方含有黄酮类物质, 能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 并松弛子宫平滑肌, 改善造血微环境, 抑制血栓及血栓前状态,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起到调节内分泌、纠正免疫失衡的作用, 从而增强维持妊娠的效果[12-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屡孕屡堕、小腹坠痛、阴道出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评分分别为(0.33±0.17)、(0.25±0.11)、(0.43±0.16)、(0.38±0.19)、(0.37±0.20)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21±0.32)、(1.09±0.23)、(1.13±0.35)、(1.23±0.34)、(1.25±0.32)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β-HCG、P、IL-10、TNF-α、D-二聚体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β-HCG、P、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TNF-α、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寿胎丸加桂枝茯苓丸加减, 能起到补肾固本、养血安胎之效, 可改善肾虚所致证候, 促进胎元稳固, 并能调节机体内分泌水平, 改善子宫对妊娠的容受性, 避免流产的发生, 达到维持妊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目的。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确切, 有效调节内分泌及炎性因子水平, 减轻中医证候, 促进妊娠的持续, 抑制再次流产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冬华. 寿胎丸合四物汤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型疗效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4):458-459.
  [2] 谈媛, 李国华, 张勤华. 朱氏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 52(8):61-64.
  [3] 巩爱玲, 米慧, 焦娇,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26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2):140-141.
  [4] 莫培晖, 兰代群, 闫志强. 加减寿胎丸合四物汤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 辽宁中医杂志, 2018, 45(6):1205-1207.
  [5] 韩永梅, 卫爱武. 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 中医学报, 2019, 34(5):1077-1081.
  [6] 李华, 傅晓冬, 柳怡, 等. 补肾调冲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型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移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 24(5):171-175.
  [7] 党慧敏, 刘艳巧, 安鹏, 等. 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10、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11):2716-2720.
  [8] 宋艳丽, 孙自学, 门波, 等. 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成药, 2018, 40(11):2394-2399.
  [9] 高新源, 王慧颖. 基于补肾去瘀立论的改良加味寿胎丸治疗肾虚血瘀型胎动不安疗效观察. 四川中医, 2018, 36(5):158-161.
  [10] 刘婷, 侯莉莉. 寿胎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先兆流产的疗效.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7):1492-1494.
  [11] 魏竞男, 王爱丽, 陈彦, 等. 寿胎丸合四物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对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 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9):101-103.
  [12] 苏健球, 刘桂英. 孕前益肾活血中药联合孕后安胎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30例. 湖南中医杂志, 2018, 34(7):85-87.
  [13] 刘侠. 自拟益肾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封闭抗体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 37(9):104-105.
  [14] 徐清华, 韩宁. 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临床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 26(6):455-459.
  [15] 党慧敏, 刘艳巧, 刘润侠, 等. 补肾活血方联合地屈孕酮对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疗效及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5(6):8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37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