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效能比较 ?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收治的76例经CT或MR肺动脉成像检查的PE患者,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39例和MR组37例,分析CT及MR对PE的诊断效能。结果: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9.74%,高于MR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及MR组对PE直接征象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PE的诊断效能高于MR,值得应用。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栓塞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R) pulmonary artery imaging for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PE). Metho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76 P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T or MR pulm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were admitted to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T group (n=39) and MR group (n=37)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CT and MR for PE was analyzed. Result: The accuracy of CT group for diagnosis of PE was 89.74%, higher than 70.27% of MR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rect signs between CT group and MR group in diagnosis accuracy of PE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of C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R in diagnosis of PE.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急性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肺动脉主干或分支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栓子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堵塞并引发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1-2]。目前临床针对PE的诊断检查有胸部平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肺动脉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但由于该病初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出现漏诊、延诊从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且对于上述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多有争议[3-5]。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PE患者的CT及MR肺动脉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分析两者诊断PE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顧性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76例PE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及后期检查确诊为PE[6];(2)年龄20~70周岁;(3)发病时间为14 d内;(4)拥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5)无酗酒或吸毒史;(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血管疾病;(2)哺乳期或妊娠期;(3)心、肝、肾功能不全;(4)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炎症或血液性疾病。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39例和MR组37例。CT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8~63岁,平均(50.36±6.72)岁;合并糖尿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下肢静脉曲张8例,冠心病5例,心肌梗死3例,骨折外伤史3例。MR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34~65岁,平均(49.87±6.69)岁;合并糖尿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下肢静脉曲张8例,冠心病6例,心肌梗死2例,骨折外伤史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CT组使用Light speed多层螺旋CT扫描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进行胸部肺动脉成像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部位设置为胸廓入口至肋膈角,给予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03855,规格:50 ml:32.5 g)以患者体重的实际情况按照1 ml/kg进行静脉推注,注射速率为3.0~5.0 ml/s,注射完毕后以相同速率注射3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626),改为人工智能触发扫描,将肺动脉干设置为感兴趣区,电压120 kV,阈值为90~100 HU,管电流180~250 mAs,准直0.6 mm,层厚0.5 mm,重组间隔0.5 mm,旋转时间0.33 s。
  MR组采用Signa HDe 1.5T MR扫描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进行肺动脉成像扫描,线圈FOV为42 cm×42 cm,使用快速扫描序列及心电门控技术进行人工智能触发扫描,横轴位的HASTE黑血序列,T2脂肪抑制序列,斜位或管状胃True FISP亮血序列。
  两组患者扫描完毕后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处理,并对所有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和MR显示PE阳性的影像学特征,将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交由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影像学医师进行独立分析及诊断,要求读片的医师对本研究的内容并不知晓,当3名医师意见不统一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两组的诊断准确性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及MR显示PE阳性的影像学特征
  CT显示PE阳性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血管内呈低密度或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MR显示PE阳性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消失,见图1、图2。
  2.2 CT组及MR组诊断PE的效能比较
  CT组诊断PE阳性35例,阴性4例,MR诊断PE阳性26例,阴性11例,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9.74%,高于MR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CT组及MR组PE直接征象诊断率比较
  CT组及MR组对PE直接征象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E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呼吸困难,同时可能伴有胸部产生剧烈的疼痛或咳血,部分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会短时间大幅度增加甚至出现意识丧失或休克现象,具有肢静脉曲张史、外伤病史、恶性肿瘤史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病率会显著增加,同时也是引起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早期治疗尤其重要[7]。由于该病易于其他类型的疾病发生混淆,临床上也尚无有效预防方法,具有诊断困难和起病急等特点,早期临床特征常不典型或呈非特异性症状,因而诊断时较为容易忽视从而产生漏诊,一旦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将构成严重威胁[8]。
  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PE的方法较多,传统的胸部平片只能作为筛查诊断,也仅能识别出较为典型的肺栓塞,针对栓子较小或者亚段动脉血栓等其他类型的PE无法诊断,且处于有创检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PE的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9]。CT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的无创检查,不仅能够进行快速扫描、分辨率较高,同时患者也不需要进行屏气,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呼吸及心脏运动对于肺动脉成像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CT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PE的临床诊断中,杨智明等[10]研究发现,CT可以对PE做出准确评估。MR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无创检查,应用与临床的时间较晚,不仅能够对肺主动脉、肺动脉干血栓具有较高的显示价值,同时还能显示动脉、静脉血管,李雯等[11]研究发现,MR在PE的诊断中具有强大优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发现,CT组诊断PE的准确率为89.74%,高于MR组诊断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组及MR组对PE直接征象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CT诊断的准确性更高一些,可能是由于MR的扫描时间相对于CT更长,容易受到呼吸及心脏运动的影响,同时图像质量较差也会对诊断造成一定的干扰,陈天明等[12]研究证实,CT诊断PE的准确性高于MR诊断,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MR肺动脉成像比较,CT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芳,李笠,张运剑.1996-2015年北京積水潭医院住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变迁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4):3004-3007.
  [2]米玉红.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及面临的问题[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1):17-22.
  [3]都日娜,耿园园,李培秀,等.肺栓塞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新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9):116-120.
  [4]朱乐,雷子乔,余建明,等.320排CT肺血管减影成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初步临床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5):728-732.
  [5]张芝,刘涛,付建立,等.256层螺旋CT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5):829-833.
  [6]周占文.临床症状评分、血浆D-二聚体及综合超声检查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7,39(12):1827-1829.
  [7]彭卫军,张海青,杨雯,等.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5):15-17.
  [8]霍志荣,陈锦暖,吴雷,等.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筛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3):499-502.
  [9]张兴梅,王铭扬,李永忠,等.急性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在疾病危险分级中的价值[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5):398-400.
  [10]杨智明,唐平,毛定彪,等.CT肺动脉造影在老年急性肺栓塞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1):18-22.
  [11]李雯,纪俊雨,白洪忠,等.磁共振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2):188-191.
  [12]陈天明,杨锁平,李任翔.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6):38-40.
  (收稿日期:2019-07-04) (本文编辑:郎序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77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