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联合手术方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组接受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分别为(96.52±8.24)°、(3.25±0.15)mm、(15.63±2.44)mm Hg(1 mm Hg=0.133 kPa), 均低于对照组的(99.89±6.52)°、(3.06±0.19)mm、(18.79±3.58)mm Hg, 视力(0.82±0.29)高于对照组的(0.67±0.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低于对照组的73.91%(34/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临床治疗, 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压状态以及房角开放度度、中央前房深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房角分离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44
  青光眼是一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导致患者眼压上升进而导致视野缺损、视盘向下方凹陷。若情况严重, 则会引起患眼失明。疾病的发生和自身眼部屈光情况、遗传、年龄以及生活习惯等存在关联性。当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之后, 会出现眼部疼痛、目垢分泌量增多、角膜混浊、视野缺损等不良现象。倘若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行之有效的治疗, 极易引发诸如呕吐、恶心、发热等并发症。白内障为老年青光眼患者常见合并该类型并发症, 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有文献证实[2], 针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新式联合手术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治疗, 能够取得满意成效。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来本院接受疾病治疗的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房角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 比较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月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诊断确诊;且存在程度不一的视力下降现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患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 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核硬度情况为:Ⅱ级 18例, Ⅲ级 58例, Ⅳ级16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6例。对照组男27 例, 女19 例;年龄46~69岁, 平均年龄(56.35±4.22)岁。观察组男 29例, 女17 例;年龄 47~70 岁, 平均年龄(57.52±4.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接受传统化手术治疗,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手术之前, 利用药物控制眼压。并在手术正式开始以前60 min 对患者的患眼实施散瞳。所利用的药品为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开展手术时, 利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完成表面麻醉。实施手术过程中, 先有效放出患者患眼房水, 之后注入粘弹剂, 并在囊袋中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实施缩瞳处理之后, 有效切除小梁后实现虹膜复位。
  1. 2. 2 观察组 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60 min, 院内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患眼实施散瞳操作。所使用药品为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开展手术之前, 利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实现表面麻醉。等到麻醉药物起效之后, 在患者的术眼10点钟位实施隧道式透明角膜切口, 具体长度为3.0~3.2 mm。完成该步骤以后, 利用前房穿刺刀, 于患眼角膜边缘开放一个辅助切口, 并在前房中注入粘弹剂[3]。利用撕囊镊实现连续环形撕囊处理, 直径约为5 mm。在此之后于前囊下和皮质内注射一定浓度的平衡液, 实现水分层以及水分离。后利用超声乳化设备开展治疗。具体的核碎方式为原位法。针对患者的患眼开展晶状体核乳化操作, 有效清除晶状体皮质。在此其中注入粘弹剂分离全周房角。在患者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吸出粘弹剂。等到完成手术之后, 有效检查患者眼部切口, 倘若切口发生房水漏出, 需要开展缝合处理。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以及术后视力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前后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比较 治疗前, 两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视力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觀察组患者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分别为(96.52±8.24)°、(3.25±0.15)mm、(15.63±2.44)mm Hg, 均低于对照组的(99.89±6.52)°、(3.06±0.19)mm、(18.79±3.58)mm Hg, 视力(0.82±0.29)高于对照组的(0.67±0.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前房炎症12例,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9例、人工晶状体偏位2例, 角膜内皮水肿11例;观察组治疗后前房炎症3例,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例、人工晶状体偏位1例, 角膜内皮水肿10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低于对照组的73.91%(34/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为一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研究证实, 上述两者互为影响。在患者处于白内障膨胀期时, 会令晶状体高虹膜隔发生向前移动, 进而造成瞳孔阻滞、出现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以及白内障治疗方面有矛盾之处。单纯实施抗青光眼手术会令白内障疾病发展得更快;而在实施滤过术之后再开展白内障摘除手术, 有可能引发功能性滤泡功能丧失现象发生。
  和以往相比, 当前我国医学技术有所进展。在这种情况之下, 临床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疾病过程之中愈加倾向于利用联合对患者开展相关处理。在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 院内医务人员应当有效了解患者当前角膜散光状况。之所以这样做, 主要原因在于:完成手术之后, 对患者视力水平恢复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患眼角膜散光状况。由此可见, 对患者实施完手术之后, 有效评价其角膜散光状况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4]。
  相关研究证实[5], 当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 发生角膜散光的重要原因为:术后患者角膜形态发生异常改变、患者手术切口等等诸多因素存在关联性。由此可见, 应当有效依照相关规定完成对患者的手术治疗, 在根本上保证患者手术之后视力提升。利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患者开展治疗, 能取得满意成效。其成功关键点在于:手术进行的精准性、熟练水平。在给予患者实施该项手术过程中, 应当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组织。
  本试验相关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眼压均低于对照组, 视力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78%(16/46)低于对照组的73.91%(34/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 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治疗, 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
  相关文献证实[6, 7], 对于该疾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防止虹膜黏连现象发生。另外也能够有效消除因为晶状体因素所引致的前房角狭窄现象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移除了混浊状晶状体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会令四周前房增宽以及实现前房重新开放。在这种情况之下, 房水通道得以打开。
  现如今,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已然成为了一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良好方式。但值得说明的是, 即便是此类方法, 依旧存在一定弊端。利用这种手术对患者治疗时, 对于手术操作者提出了很高要求。只有熟练掌握此项手术的过程以及进行要点, 才能够在根本上确保临床手术效果[8]。另外, 此项手术针对于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提出了一定要求。有一些基层医院在短期内较难开展此类手术, 并且该手术价格较为昂贵,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开展临床治疗, 能够取得满意成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压状态以及房角开放度、中央前房深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慧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9, 25(14):67-69.
  [2] 赵亚平.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名医, 2019(4):93.
  [3] 惠娜, 刘晓战. 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研究.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24):2957-2959.
  [4] 李妍.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2018年《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专集, 2018:96-97.
  [5] 何涛, 杨秀梅, 梁晓磊.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国际眼科杂志, 2015, 15(9):1590-1592.
  [6] Du QW, Wang LL, Feng YQ.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for primary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5, 15(8):1438-1440.
  [7] 鄧德勇, 于丹丹, 彭涛, 等.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1):83-85.
  [8] Yan Z, Zhao YW, Zhao RZ. Management of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by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10, 30(11):1364-1367.
  [收稿日期:2019-12-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95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