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研究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为21例和19例,与同期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评估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24(IL-24)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IL-8、IL-24相较于正常对照组以及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8、IL-24在子宫内膜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血糖水平因素的影响,使得炎症因子能够较好的表达。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24;子宫内膜癌;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a)-0030-02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资料指出,我国目前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相较于宫颈癌更高,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病症[1]。研究指出,机体免疫功能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一定影响,而免疫细胞和相应的炎症因子便是影响的关键因素,糖尿病的发生属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影响因素,彼此存在一定联系[2]。IL-8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使得血管形成得以促进,对肿瘤的转移以及发生有一定作用,IL-8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增殖[3]。该研究于2016年1月—2019年2月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措施予以讨论,通过对比论证的手法,以此分析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为21例和19例,与同期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组,年龄均在40~64岁之间,平均年龄(59.78±5.12)岁;单纯子宫内膜癌组,年龄均在41~67岁之间,平均年龄(61.21±5.39)岁;正常对照组,年龄均在50~68岁之间,平均年龄(62.47±5.47)岁。患者均签署了同意书,其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患者早晨空腹情况下,采集其外周静脉血于抗凝试管,使用历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保持在3 000 r/min,将血清进行分离,于冰箱进行保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IL-8、IL-24水平予以检测,整个实验操作均按照相关说明书展开。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3组患者血清IL-8以及IL-24水平,予以记录和归档进行统一的分析,其中子宫内膜合并糖尿病组再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与不佳两组,血糖控制不佳的界定为空腹血糖高于7.5 mmol/L。血糖控制良好组平均血糖(9.4±2.0)mmol/L,血糖控制不佳组平均血糖(5.7±1.7)mmol/L。
  1.4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IL-8水平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组的IL-8水平相较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正常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IL-24水平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组的IL-24水平相较于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正常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机体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是起源在内膜腺体,根据资料得出,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普遍较高[4]。而子宫内膜癌细胞出现的致瘤性以及相关转移性受到血清IL-8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这也对患者生存率有一定作用。子宫内膜癌生长以及转移受到周围血管的作用,而周围新生内皮细胞的变化状况也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其致死率低于卵巢癌[5]。临床多发生于绝经后或者围绝经期的女性患者,通常会有阴道出血、排液等病症。尽管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以及致死率较高,但是目前依旧没有良好的措施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和筛查,而早诊断、早治疗是较为关键的理念[6]。一般情况下针对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普遍会通过血清CA125予以判别,然而其指标的上升存在于肿瘤分期晚并且肌层遭受侵犯的状况中,而根据数据指出,针对一二期的患者,其机体对于CA125的表达并不算太高,加之针对良性病变的部位症状CA125也会有升高的趋势,这就使得检查结果存在差异或者误区,并没有准确的诊断指标予以判别和检验。检验肿瘤标记物的措施的确得到了较多的认可,而对其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
   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发病因素并不明朗,通过收集的资料指出,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病症属于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因素。其中糖尿病的产生对于子宫内膜癌疾病的影响较为复杂。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有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症等症状产生。根据进一步研究指出,高胰岛素血症及其抵抗会导致机体内雌激素指标的升高,子宫内膜细胞会受到一定的刺激,这也是导致子宫内膜出现癌变的重要因素;此外,糖尿病患者其机体处于高血糖环境中,机体内部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炎症因子进行作用,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微环境会出现变化,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这是不容忽视的过程。血清IL-8属于巨噬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分泌的因子,主要是针对机体内部的生理以及病理予以参与,能够有效地对炎症状况进行调整,同时能够促进血管的生成能力,针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转移性以及相关的致瘤性均有一定作用,其能够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的形成产生作用,促进血管形成,使得肿瘤内部的嗜中性粒细胞能够渗透,通过对巨噬细胞产生一种额外诱导的能力,使得肿瘤细胞的转移得以促进[7]。IL-24能够有效对肿瘤细胞的转移等产生抑制,其能够阻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显露,也能控制CD34的表达,一定程度上避免肿瘤血管的增殖。并且,IL-24能够使得Fas启动因子处于活化状态,使得死亡受体下游的通道予以激活后,进行一定的机体反应并进行转录,阻止线粒体通路,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诱导凋亡。    研究指出,子宫内膜癌患者其血清IL-8水平较高,而IL-24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指标也会有显著的上升,而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IL-8、IL-24水平更为显著。由此分析,血清IL-8、IL-24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于机体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更显显著,因为炎症因子的作用使得机体对于胰岛素产生了一定的抵抗能力,由此产生恶性循环,肿瘤便会有显著的增殖以及转移的状况,这也使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分析,针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为关键,通过对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以此降低机体对于胰岛素产生的抵抗,尽可能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出现。
   综上所述,IL-8、IL-2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针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着重对其机体血糖进行控制,进而减少机体产生的胰岛素抵抗,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參考文献]
  [1]  杨秀芳,姜瑞博,王雪静,等.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5):577-579.
  [2]  崔麦玲,王雯,卢淑丽.白细胞介素-31和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癌症进展,2017,15(1):67-69.
  [3]  车祺,刘素英,董曦.白细胞介素6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8,25(1):52-55.
  [4]  梁升,陆晓媛.Fat-1基因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体内生长抑制作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5):333-336.
  [5]  张振宇,毛玉荣,庄永菊,等.(18)F-FDG PET/CT在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2):19-21.
  [6]  李晓花,何纪恩.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5):764-767.
  [7]  饶建.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群水平检测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诊疗中的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21(26):139.
  (收稿日期:2019-11-01)[作者简介] 王真(1983-),女,山东潍坊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常见病诊治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09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