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床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该院收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2018年1—12月期间)中选取7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而双数患者则纳入观察组(37例),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变化,其中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评估,记录两组护理依从性。 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糖(FBG、2 hPG与HbA1c)水平与BPRS评分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与BPRS评分均已下降,在降幅比较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97.30%>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予以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可促进护理依从性的提升,进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与精神病症状的护理目标,故具有优良应用效果。
  [关键词] 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2(b)-0087-02
  据相关研究报道[1],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并伴血糖调节异常的表现。尤其患者服用奥氮平、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血糖水平可发生一定的变化,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很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基于其他角度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力差,且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易产生抗拒治疗的行为,无法有效改善病情[2]。因此,此次研究该院通过临床护理提高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该管理能力,已实现控制患者病情的治疗过程,现分析2018年1—12月间该院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收治的所有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糖耐量、血糖与脑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②患者与家属知情此次研究,并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②合并认知或言语障碍患者;③病情不稳定患者。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组,将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37例),而双数患者纳入观察组(37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为21例、16例;年龄最小为45岁,年龄最大为70岁,平均年龄为(56.26±2.4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7年,平均病程为(4.61±1.38)年。观察组:男性、女性各为23例、14例;年齡最小为47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57.53±2.49)岁;糖尿病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8年,平均病程为(4.90±1.44)年。两组在以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用药、饮食等方面上为患者提供指导,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等。
  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要坚持服药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再加上精神分裂症给身心带来的困扰,易导致患者并伴强烈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身心状态,在缓解负面情绪的同时控制精神病症状并抑制血糖水平。②安全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患者言行举止异常,并伴负面情绪时,应加强巡视,及时安抚患者,做好保护性约束工作,避免患者情绪激烈而产生攻击行为。③健康宣教。在患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健康宣教的方式讲解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的关系,帮助患者全面认识治疗的重要性,做到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同时,通过集体、多次学习的方式强化患者的记忆,让患者简单复述健康宣教内容,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④运动护理。护理人员以患者病情与身心特点为依据,适当安排下棋、唱歌与锻炼等活动,指导患者在活动中放松身心,保持愉悦状态。同时,定期组织患者进行体育运动,例如慢跑、打太极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加快体内能量的消耗。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对两组血糖水平进行观察。同时,应用BPRS评分评估两组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该量表主要包括焦虑、心境抑郁、紧张与敌对性等内容,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愈严重。
  护理依从性评定依据:①若患者配合度高,在治疗期间做到主动定时定量服药,且无意外事件发生,说明优;②若患者配合度一般,存在轻度抗拒情绪,但经过耐心劝说后主动服药并配合医护人员,说明良;③若患者配合度较低,存在显著抗拒情绪,耐心劝说无效,需强制进行,说明差。前二者可计入优良率行列,并以其总数统计优良率[3]。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均已下降,在降幅比较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两组BPR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BPRS评分相对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PRS评分均已下降,在降幅对比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依从性对比
  两组经护理后,在护理依从性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97.30%>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仍以服药为主。然而,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下,易加重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导致血糖水平起伏波动大,再加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行为与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因此需要通过临床护理辅助治疗的顺利进行。此次研究,该院应用的综合护理更具细致与全面等特点[4],可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在护理期间全面兼顾患者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病情,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次数、时间,进而促进患者信任感与依从性的提升,确保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首先,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护理、心理疏导减轻精神病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的困扰,可借助良好的心态稳定血糖。其次,考虑到患者在意识、认知障碍的情况下易发生攻击行为,由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行为举止,及时采取安抚、保护性约束等手段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可有效避免躁动的情绪导致血糖水平持续上升,从而促进病情的良好转归[5]。最后,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对治疗的重视程度,积极进行活动与运动改善精神状态,让患者在运动后促进能量的消耗,改善肌糖原氧化代谢,并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结合该研究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糖(FBG、2 hPG与HbA1c)水平与BPRS评分相对接近(P>0.05);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与BPRS评分均已下降,在降幅比较上,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97.30%>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其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故具有较高应用与推广价值。
  [參考文献]
  [1]  黄泽慧,李书琴.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24-2126.
  [2]  马晓娟,张伟,邓丽丽,等.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9):129-131.
  [3]  童宇.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因素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87-288.
  [4]  周爱军.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3):99-100.
  [5]  郁京萍,蒋菊芳,姚惠珍,等.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138-142.
  (收稿日期:2019-1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2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