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49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志权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 R6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83-02
  
  近几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兴起和推广,并以其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用时短,术后患者恢复快、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共98例,分为研究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9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在53.64岁,其中,胆囊结石38例,胆囊息肉11例;对照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49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在55.32岁,其中,胆囊结石36例,胆囊息肉13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和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结石或者胆囊息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研究组:在全麻后,采用WOLF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常规气腹后于脐下、剑突下及右腋前线肋缘下取切口插入Trocar,置入腹腔镜进行手术,手术中需要钝性分离和解剖胆囊三角,充分暴露胆囊管、胆囊动脉、胆总管,探清之间关系,钳夹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分离胆囊床,在剑突切口处取出标本。
  对照组:全麻后取右上腹直肌直切口进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术后两组护理及治疗均相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四格表资料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 = 0.05。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57.8±8.5)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4.8±7.6) min,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3.7±2.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4±5.8) 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术后疼痛发生率(4.08%)明显低于对照组(26.53%)。研究组1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例发生戳孔感染;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8%)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46.7±1.8) h,平均住院时间为1周;对照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71.5±6.7) h,平均住院时间为2周。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直观、疗效好、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其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尤其对老年患者、体质弱或伴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开腹胆囊切除术会带来较大的手术风险[1]。
  从上文的资料显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术后患者能早日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满意。众所周知,腹部手术会引起腹腔内压力的变化,对胃肠功能产生影响,有资料显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压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术后第2天腹腔镜下手术患者的腹腔压力已接近正常,这是因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所致气腹气体主要是CO2,而腹膜对CO2的吸收较空气迅速,术后能很快的吸收,腹压恢复至正常[2]。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所下降,它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许多优点,但腹腔镜手术的全过程是间接操作下进行的,手术中需要注意很多技巧和细节,需要细心和谨慎,更需要扎实的解剖知识和手术经验。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熟练正确的分析和解剖胆囊三角,复杂的肝胆三角关系,胆囊动脉、胆囊管、右肝管位置的变异,胆囊的炎症程度、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等因素,都可导致出现并发症[3],给临床手术带来很多意外情况,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要求手术医生既要有坚实的胆道外科基础和临床经验,还要有娴熟的内窥镜手术技巧,这是保证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手术中,还需要特别注意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必须将胆囊管、胆囊动脉、胆总管暴露清楚,探清肝总管,同时还需要充分暴露胆囊壶腹部,这时再离断胆囊动脉管才是安全的[4]。在粘连严重的情况下,充分的暴露胆囊管、胆囊动脉、胆总管以及肝总管和胆囊壶腹部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例如对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炎症重的患者,胆囊穿孔者,B超提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伴胆囊明显肿大者或者B超提示胆囊萎缩呈实体化者,以及胆囊管很短、肝硬化合并急性胆囊炎、胆管变异者,怀疑胆囊肿瘤高度恶性者均应行开腹手术;在手术中发现胆囊三角呈“冰冻性”粘连或有Mirizzi综合征者,术中损伤右肝管、胆总管或胃肠道者,或在术中发现胆囊恶性肿瘤时均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5]。本次试验中研究组患者其中有2例由于局部炎症粘连严重,在解剖胆囊三角时暴露困难,采用4孔操作,手术顺利。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军,龚仁华,谢坤,等.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探讨[J]. 微创医学,2008,3(1):24-25.
  [2] 蔡逊,卢绮萍.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临床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3):253-255.
  [3] 袁伟,辜天慧. 电视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近期情况对比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2):76-78.
  [4] 邓宏武,樊巍巍,刘志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7):429-430.
  [5] 李浩,李哲浩,金德.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1例原因分析[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5):539-41.
  (收稿日期:2012-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5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