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间期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61例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满勇

  摘 要 目的:探讨颅内脉瘤的诊断、手术时机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颅内动脉瘤(64个动脉瘤)患者的发病、临床表现、影像资料、间期手术(首次SAH至手术时间3~14天)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出院时按GOS结果评分恢复良好48例,轻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7例。结论:凡怀疑破裂动脉瘤患者均应尽早行DSA或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治疗,脑血管痉挛不宜成为延期手术的理由,条件许可时应及早进行。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诊断治疗 夹闭与包裹 间期手术 术中阻断 预后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及时的诊断分析,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及术式等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目前多主张对动脉瘤进行早期(3天内)进行手术,但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急性期(3天内)手术,是继续延期(待血管痉挛的高峰期过去,即2周后手术),还是在此期间手术。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不同的临床研究提出了完全完全相反的意见[1,2]。2007年10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动脉瘤患者61例,临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动脉瘤患者61例(64个动脉瘤),其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30~72岁、平均53.6岁;Hunt-Hess分级:0级4例,Ⅰ级25例,Ⅱ级9例,Ⅲ级13例,Ⅳ级8例,Ⅴ级2例。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57例,以占位病起病4例行头颅CT检查明确有SAH,急诊行颅底血管3D-CT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54例,另有3例疑似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脑血管照影(DSA)明确诊断;以占位病起病者先后行CT、MRI、3D-CTA、DSA检查证实动脉瘤的诊断。
  方法:本组病例均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发病后3~14天进行手术。根据动脉瘤部位、优势供血侧别选择不尽相同的入路:后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瘤经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瘤经翼点结合额下入路,大脑中动脉瘤选择扩大翼点入路,小脑下后动脉瘤选择后颅窝正中切口。如头痛症状明显则行腰穿术治疗,应用尼莫酮、低分子右旋糖酐,入液量3000ml/日左右,其他抗菌素等为常规。
  结 果
  手术结果:本组病例出院时按GOS结果评分,评5分(恢复良好)48例(均Ⅲ级以下),4分(轻残)2例,(Ⅳ级2例),3分(重残)3例,2分(植物生存)1例,1分(死亡)7例。后遗症主要为肢体瘫痪及智力障碍。随访6~12个月,多发动脉瘤病例无再出血;6个月后GOS再次评分,5分49例,4分2例,3分2例,2分1例,1分7例。住院时间7~30天,平均11.8天。
  讨 论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1%,急诊颅底3D-CTA检查可发现大部分病例的动脉瘤,并与SAH出血表现相符,可作为诊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依据,只有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较可靠地避免再出血,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仍以开颅手术为主。但关于手术时机的时机目前仍存争论。近年来倾向于早期手术,基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限制,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急性期(3天内)手术,是继续延期(待血管痉挛的高峰期过去,即2周后手术),还是在此期间手术。以往曾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痉挛期进行手术(发病后4~14天)比较危险。在本组病例中,在脑血管痉挛期(发病后4~14天)接受手术61例,本组脑血管痉挛期手术的转归良好(GOS评分3分以上)率86.9%(53/61),效果理想。术后应用3H疗法(即高血压、高血容量、血液高稀释度)和常规使用尼莫地平,并对较严重的SAH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等,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脑血管痉挛期。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的预后主要与其病情分级有,结合本篇病例,年龄越小,就诊越早,出血量越少,预后越好;同级别的动脉瘤,年龄越大,出血量越大者预后越差。对破裂动脉瘤患者均应尽早行DSA或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治疗,脑血管痉挛不宜成为延期手术的理由,条件许可时应及早进行。
  参考文献
  1 顾宇翔,毛颖,宋冬雷,等.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412-415.
  2 许百男,周定标,余新光.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1):33-35.
  3 李俊,马廉亭,秦尚振,等.颅内微型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3):138-140.
  4 陈谦学,吴立权.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7):388-3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28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