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这些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计算问题;简单的机械使用与维修等,容易让人看到它们的价值。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选拔,招工和招公务员的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知识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二、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
  三、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四、以教师引导为助动。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流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加强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创设
  一、思维环境。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自由发 表意见、观点,甚至宽容学生某些认识上的错误,从 而调动其思维积极性,并进行疏导、调适。
  二、丰富认知环境,给创新人格以培养的天地。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中国古代建筑”一目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到实地人文建筑景 观现场考察学习,以对该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时空环境。资源环境的开放式引起时空环 境的广阔性。在教学中,师生突破一节课文一个课 时的固有习惯,不拘一格打破教材编排序列,进行增减,并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与 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第三,教学中要通过引导、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并到图书馆借阅各种资料,培养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会如何获得知识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从疑问开始”。而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这种课型慢慢培养出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因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活动会大大加快,经过思考、提炼,依逻辑关系排列、组合,使松散的知识通过学生加工成为系统并建构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部分,做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要准备一份计划:设计如何开始讨论、讨论的方法、预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课上,可由教师作简短的发言,帮助学生了解讨论的性质、内容和步骤;也可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可随时补充。教师在讨论完毕时,从中发现疑 难或者有意义的见解,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对某些仍有争议的地方,允许保留意见,而不强迫学生接受。在这种环景下,给学生大脑以足够的、合理的、丰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把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