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 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课本中的文章篇目毕竟是有限的,更广阔无限的空间是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阅历上下五千年,驰骋纵横八万里。能聆听孔子的教诲,也能和亚里士多德对话。能体验伟人的生活乐趣,也能感受穷人的艰辛。从爱因斯坦的成就中,可以吸取成功的经验,从一些人碌碌无为的人生中,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却白白从学生眼前溜走,造成作文时无米下锅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注意积累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还要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阅读量,可采用摘抄、剪贴、背诵有关优美句段等方式来进行语言积累。《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加设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建议中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还开出了一些书目。所以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不可轻视的一个问题。
那么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遵循认识规律,确定阅读篇目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确定阅读篇目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除了将《课程标准》中推荐书目向学生详细介绍外,还要听取学生建议,将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如《花季・雨季》等)和流行时尚的好作品(如《哈里・波特》)列入推荐书目,以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内在欲望。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
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深奥难懂,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这类文章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在起始阶段我们可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如《男生贾里》等,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能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从品尝到阅读的乐趣中慢慢爱上名著。
3.确定合理的阅读时间及进度。
阅读名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学生会由于兴趣的转移或课余时间较少而半途而废,也有些学生会因为单纯追求情节而盲目冒进从而消化不良。因此教师对阅读时间和进度可作出统筹安排。阅读可课内课外相结合,每周安排一节活动课作为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每天读一点,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
二、开发阅读资源,创设阅读氛围
1.以课本中的名著节选为引子。
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对《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了节选,我们要把节选的精彩片段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学生进入名著这神圣的殿堂。对这些课文,我们可用朗读、赏析、编演课文剧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烈愿望。教材中对所推荐名著的作者及时代背景、内容梗概、作品价值、阅读方法提示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它为学生阅读指明了方向。阅读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好这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
2.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被名著阅读所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便于学生对名著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再让学生阅读,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我们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理解作品的内涵。
3.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教室内可挂设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深入学生,与学生个体进行平等交流。如了解读书的进度,解答读中的疑问,问一问读后的感受,说一说赞赏性的话等,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欣赏名著,感受阅读的乐趣。另外,我们还可根据阅读计划开展“每日一问”等读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三、追求深层阅读,鼓励探究创造
阅读名著如果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层次上,这样的阅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名著要能透过作品的文字表象,对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加深领悟,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养。阅读中我们可采用下列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写读书笔记。
名著阅读中,学生在对作品中的情境及形象的感受体验中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平时我们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以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西游记》后,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试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②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试描述一下。③在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2.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阅读时的讨论交流是拓展读书视野、弥补认识不足、加深对名著理解的良好的方式。读书交流会可半月举行一次,交流可采取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形式。交流前,根据需要定好话题,学生提前做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如阅读《水浒传》可举行以“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为题的读书报告会,也可举行以“怎样看待水浒英雄的‘义’”为主题的读书辩论会。
3.尝试对名著的研究和再创作。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他们对问题往往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阅读名著时,可引导学生在熟读一二部名著的基础上,用研究的眼光,联系实际从名著中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帮助学生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他们把研究成果写成简单的研究报告,如阅读《西游记》及《鲁滨逊漂流记》后,可启发学生从征服自然的角度研究孙悟空和鲁滨逊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名著再创作也是培养学生研究素质的好方法。我们可用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这样的成功范例,激发学生对名著进行续写或改编等再创作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阅读是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阅读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一种生活。各种作品给学生展现了一个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争名夺利,有人默默奉献,有人老奸巨滑,有人大智若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着历史的兴亡盛衰,与忠奸善恶各种人打着交道,人生的阅历也就大大丰富了。这样才能有成熟的思考,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才能不为种种假象、诱惑所乱,从而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