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阅读课前预习策略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艳华

  摘要: 本文运用定量的方法,调查了30名大学生对阅读课前预习的看法和他们使用的策略,并就阅读预习策略和阅读能力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英语阅读 预习策略 阅读能力 相关性
  
  1.引言
  在国际交流日益广泛的当今社会,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比教会他们课本知识更为重要。要使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读写课的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就必须以外语教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地设计大学英语读写课的预习作业,使预习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时效的有效途径。
  众多研究者对英语课前预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发现英语课前预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学习英语的学习方法,它既能激发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英语教学。它是英语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英语课前预习的方法有朗读、拼写、识记、音像视听、对话、翻译、查阅参考资料、归纳总结语法等。英语课前预习的内容包括:单词、短语、英语语法、听力、对话、句子、课文、课后练习。然而要让英语课前预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这一教学主体认识到英语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为了了解大学生英语课前预习的情况,笔者采用了定量的方法,以30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寻求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预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对阅读语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相关性进行讨论。
  2.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大二的3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调查活动。他们平均年龄21岁,男女比例为1:5。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每个班的分班都是按照高考英语成绩的高低随机平均分班的,因此每个班的英语水平是差不多的,并且这个班的30名学生的大一的阅读老师是同一个。经过一年的学习,在学习上相对而言已养成一套稳定的、有独特个性的学习方法,因此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2.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两个:“阅读预习情况问卷”和“阅读测试卷”,均为笔者自行设计。
  (1)阅读预习情况问卷。问卷题目针对以下两方面展开:个人背景和阅读课前预习的策略。第一部分以填空形式完成。后一部分采用五级选项,如“1=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不符合我的情况”,“5=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符合我的情况”。
  问卷题目来源有三个,一个是相关文献,二是笔者对10名学生的采访记录,三是自身的英语学习体验。
  (2)阅读测试卷。用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测试中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即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文章以及选项选择最佳答案和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测试的内容来自于课外和课内,分别占80%和20%,课外的阅读内容难易程度相当于CET-6,课内的阅读来自于对已上过的课文和未上过的课文片段的理解,书本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所选的文章或文章片段的字数一般在250-350之间。文章的题材选择多样,含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科技小品文等。对于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外。
  2.3数据分析
  2008年9月中旬,30名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完成了阅读测试。然后笔者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该项研究共涉及10个变量,每个变量都有5个回答,内部统一性达到了统计学的要求。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学生的阅读预习策略情况
  学生在阅读前的确进行了一些预习。但是每个的预习策略有所不同,且不同的预习策略的程度也有所差异。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浏览全文策略,其次是记忆单词和概括段落大意,最低的是写文章的摘要。(见表2)
  
  从表2中的算术平均数得知,学生在阅读预习中的主要策略为记忆单词、浏览全文、概括段落大意、回答课后问题和练习等。基本停留在基础管理策略阶段,预习策略的层次较低,难度较小。而其中有一个特征非常明显:这几个策略的标准差和方差都比较大,这表明观察值和均值较分散。说明学生阅读预习程度的个体差异大,有的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管理策略做得很好,而有的学生却避而远之。相反的,写文章的摘要、翻译好句、自我提问、查找相关阅读资料等高级活用策略学生使用得较少,有些几乎没有人使用。而这些策略的方差和标准差值却较小,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使用或全部使用,在这里结合平均数,说明几乎没有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这些高级活用策略为什么不受学生的青睐呢?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学能和自我效能感等,同时也与这些策略相对难以操作与其复杂性有关。而且有些策略小组实施的效果要比个体单一实施的效果要好,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
  3.2阅读预习策略与阅读能力是否有相关性
  参加阅读能力测试的学生的成绩高低不一(见表3)。他们在阅读测试中的成绩与他们所使用的阅读预习策略之间是否有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计算了各个策略和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策略是记忆词汇、浏览全文、分析段落和回答课后问题和练习。具有相关性的策略是概括段落大意,而分析难句、自我提问、写文章的摘要、翻译好句与查找课外相关资料与测试成绩无相关性(见表4)。
  
  说明基础管理策略与阅读测试的相关程度比高级的活用策略的要高,大部分学生都基本采用了基本管理策略,因此阅读成绩较好。记忆词汇、分析段落、概括大意等都是阅读的基本能力,这些方面掌握得好,阅读水平就不会低到哪里去。而其他的一些策略可以作为提高阅读能力的辅助策略,其实对阅读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只是关系不是很大。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预习,特别是对基础管理策略的普及,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有很大帮助。
  4.结语
  4.1本次调查得到了以下几个结果:
  (1)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阅读课之前采取了一些策略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采用较多的策略有:浏览全文策略、记忆单词和概括段落大意。
  (2)这些策略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记忆词汇、浏览全文、分析段落和回答课后问题和练习相关性最大。
  4.2根据以上英语课前预习调查问卷结果的讨论,提出以下初步相关结论和建议。
  (1)预习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应按照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以及读写课的教学目的进行。在预习过程中要既要全面,又要有目的、有计划。而教师在学生预习的整个过程中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要给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给学生制定英语读写课前预习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渔”。
  (2)学生是英语课前预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前预习过程中,大学生应按一定的学习内容的顺序去学习(单词、短语――语法――课文――课后练习)。因为单词、词组是语言的构件,句子是单词、词组、语法的综合运用,课后练习是综合运用的检测。先综合运用,后检测。切忌只预习句子、课文、课后练习,这样会本末倒置,达不到课前预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