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住院患者984例,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492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和观察组(n=492例,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照组护理实践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实践中实施PDCA,两组均进行1年干预,比较两组感染率及无形成果。结果 观察组PDCA循环实施后医院侵入性操作、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及其他部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CA循环实施后后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PDCA循环;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应用效果;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b)-0046-02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既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亦包括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是并不包括住院前已经发生感染或处于潜伏期者。由于医院收治的病人疾病类型较多,再加上人员流动率相对较大,增加机体病原菌感染率,且患者患病后机体免疫水平较低,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率[1]。戴明环(PDCA循环)是一种新兴的质量管理模式,属于是一种动态管理过程,包括:计划(P)、实施(D)、检查(C)及处理(A)主要环节,但是该模式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较少[2]。因此,该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住院患者984例作为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492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和观察组(n=492例,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照组492例,男253例,女239例,年龄(24~41)岁,平均(30.39±4.69)岁。科室分布:产科21例,手术室210例,内科病房57例,重症监护室125例,外科病房79例。观察组492例,男259例,女233例,年龄(23~42)岁,平均(31.66±4.75)岁。科室分布:产科20例,手术室207例,内科病房63例,重症监护室121例,外科病房8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实践中给予常规护理。护士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告知患者医院感染有关知识,加强病房消毒;对患者进行侵入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加强病原菌测定,及时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干预。观察组:护理实践中实施PDCA。(1)P。针对该院感染率高、防护意识不足等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及分析,根据“一切为患者”基本原则制定护理计划与目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应的培训与学习[3];(2)D。①根据护理计划、目标及护士接受操作培训和理论培训。操作培训主要针对护士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进行干预,包括: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护工具的使用及正确洗手方法等;理论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传播途径、干预措施,加强护士专业技能与理论操作考核;②护士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分泌物、体液、血液的干预,对于接触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及时阻断交叉感染的传播途径;③对于高危感染患者,熟练掌握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尽可能降低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4]。(3)C。由护士长对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保证PDCA的顺利实施,及时发现PDCA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室内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及时反馈考核成绩;(4)A。每周召开一次护士讨论会,对一周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制定下周的护理计划与目标,形成一个循环,持续降低医院感染率。
1.3 观察指标
①感染率。记录并统计实施PDCA管理前后各1年间医院感染率情况;②护士专业技能评分。统计并记录两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情况,每项评分20分,得分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PDCA循环实施后医院侵入性操作、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及其他部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士专业技能比较
观察组PDCA循环实施后后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干预,将会引起大规模院内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健康,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不利于患者恢复。近年来,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5]。该研究中,观察组PDCA循环实施后医院侵入性操作、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及其他部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PDCA能降低医院感染率。PDCA循环是临床上常用的管理方法,能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等过程而实现一个循环,能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能为下一轮循环的建立奠定基础,从而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6]。临床研究表明:PDCA的实施能及时发现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找出护理问题原因,积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不断完善,能优化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同时,PDCA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且该方法操作相对规范、简单易行,能保证各项控制措施落实到位,能发挥良好的监督、管理工作。该研究中,PDCA循环实施后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说明PDCA循环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7]。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二者能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但是,PDCA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病人的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能有意识地参与、预防医院感染,从而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但是,PDCA循环临床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本科室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因、医院感染途径等进行防控;同时,患者入院后加强其身体评估,对于已经确诊的医院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将PDCA循环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欢,黄芬,章洁苓,等.应用PDCA循环改进肿瘤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7,15(4):474-475.
[2] 潘丽云,叶丽娟,李秀梅.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1):163-165.
[3] 陳红春,黄鸿丽,陈丽芳,等.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0):4219-4221.
[4] 赵莹,徐艳春.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118-120.
[5] 张卫华,邹小建,陈爱春.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4):490-492.
[6] 王变丽,王江波,张丽娟.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护理中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03-705.
[7] 陈寒艳,莫惠香.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92-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6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