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究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占5.0%;下肢肿胀5例,占1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占20.0%;下肢肿胀12例,占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对比中,研究组(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给予围产期护理干预,能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减少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护理满意率显著上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围产期护理干预;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飞快发展,剖宫产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妇愿意选择剖宫产[1]。但是剖宫产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由于产妇平卧时间较长,下肢深静脉发生率较高,其属于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行走困难、下肢肿胀、疼痛等,会对产妇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2]。为了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要给予较好的护理干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预后效果。对8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剖宫产产妇,入选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分为两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的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28.9±2.4)岁;平均孕周为(39.6±2.3)周;经产妇22例,初产妇18例。研究组中,平均年龄为(29.2±2.6)岁;平均孕周为(38.4±2.1)周;经产妇23例,初产妇17例。一般资料对比发现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围产期护理干预应用在研究组中,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在孕期,需要了解产妇是否有静脉血栓史,对其凝血功能、静脉曲张、糖尿病等情况进行检查,给予定期孕检,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对症处理[3]。在剖宫产前,需要告知产妇相关知识,对剖宫产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尤其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预后效果、预防措施等进行详细讲解,提高产妇认知程度,引起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另外,需要对产妇的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加强与产妇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与需求,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产妇剖宫产流程、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等,让产妇对其具有一定的了解,缓解不良情绪,并确保产妇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术中护理:需要在进行剖宫产的时候选择合理的体位,避免头高足低的体位,在静脉穿刺的时候尽量选择上肢,避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在静脉滴注的时候需要确保低浓度,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并及时注意产妇体征,避免出现异常现象。
  3)术后护理:需要对产妇体位进行干预,将肢体抬高,确保肢体超过心脏平面30cm,以便促使静脉血液回流。并对皮肤进行干预,避免局部皮肤压迫与压疮的发生。并对产妇进行运动指导。对足背与踝关节进行适当的伸展,确保与腿部处于一条直线。踝关节给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行屈膝与伸膝练习[4]。需要告知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可以适当开展床边站立、行走等练习,需要对练习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需要指导产妇定期翻身,对下肢进行按摩处理,促使血液循环,在术后24h需要告知产妇下肢抬高练习,促使血液的循环回流,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另外,饮食中,需要避免高脂肪与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尽量少食用动物内脏与鸡蛋黄,多食用膳食纤维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确保易消化,少食油腻食物。需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需要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与下肢肿胀情况进行了解与记录,并采用护理满意率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与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与下肢肿胀对比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占5.0%;下肢腫胀5例,占1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占20.0%;下肢肿胀12例,占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对比
  在护理满意率对比中,研究组(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临床上静脉血栓属于常见病,发生率较高,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通常发病部位为下肢。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针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其主要包括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过缓、血液高凝等。在临床上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没有特效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5]。而剖宫产产妇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为产妇术后需要卧床休养,没有进行有效的运动,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瘀滞。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
  围产期护理干预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执行,贯穿在产妇分娩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对产妇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将围产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剖宫产产妇中,其护理效果较好,能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显著降低,提高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中给予围产期护理干预,能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减少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护理满意率显著上升,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钱晶晶,冯娟,刘芙玲,等.围产期护理辅以中药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环球中医药,2015,12(S2):897.
  [2] 张喜维,耿丽艳,高洁,等.物理性预防结合特殊护理对血栓前状态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11):868-871.
  [3] 刘婉婉.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15(01):85-87.
  [4] 李宏伟.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4,13(16):1989-1991.
  [5] 屈勤芳.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17):10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