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60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在取得患者本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本次的临床研究。以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各30人一组的治疗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步行距离以及临床疗效,来对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各项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治疗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步行距离要大于常规组,临床疗效也要好于常规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它大大提高了患者在治疗后的步行距离和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心肌收缩减慢从而引发心脏输血量少,难以维持生命健康,而且患者一旦患上慢性心力衰竭不及时加以治疗,就会导致病情持续加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使患者及其家属承受巨大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该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案例。我院在取得患者本人允许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常规组。其中在治疗组中,性别为男的有14例,性别为女的有16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59岁,对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中性别为男的有17例,性别为女的有13例,患者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61岁,对于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兩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我院主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人,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治疗内容为查明患者患病诱因然后对症治疗,在饮食方面控制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并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等;治疗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下面主要介绍治疗组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首先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然后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一期,首先进行步行锻炼,在第一周,锻炼方式应为间歇式,即没走五分钟有一分钟的休息时间,随着病情的良好发展,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间歇锻炼时间增长至8分钟。或者调整至患者可以接受的运动量,同时在患者的运动和休息过程中都要严密监测患者的靶心率,保证其靶心率每分钟休息比运动时少十到二十次,且在第一周,患者休息时靶心率必须保证在五到十次左右。请医院内专业医生组织患者联系八段锦,规范患者动作。在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的二期,患者的病情一般逐渐趋于稳定,可以对患者进行出院训练。
1.3 观察指标
护理的最终判定结果主要是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步行距离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若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超过两级,而且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心功能提高1级,各项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则判定为好转;若患者心功能以及各项临床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恶化趋势,则判定为无效,总体有效率为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以x2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 论
根据上述的数据以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心脏病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艳俏,张成英,陈少军,etal.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7).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