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同理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谅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的处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同理心是教师、学生、家庭友好的幸福基石,班主任老师若能运用好同理心,那就会极大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本文就目前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困惑和挑战,引出“同理心”内涵及常见的几个误区,说明掌握“同理心”可使班主任的工作增添艺术性和科学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同理心 班主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讲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学校中最基本人际交流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他们之间交流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而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语言上、心灵上互动的相互接触,由于他们之间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代沟,因此交流难免存在一些障碍。现在很多中学班主任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不好教,管理班级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很多班主任采用单向说教的方式:“我是班主任,是为你的前途着想,听我的没错”,往往没有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感受,现在的中学生处于叛逆期,一味的讲很多道理,他们反而认为老师是不爱他们的。对于班主任的说教很不理解,老师说教式的教育、缺乏同理心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以大人的视角处理学生问题,导致与理想教育效果存在差异。那么如何用“同理心”去和学生们相处,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第一管理者,班主任应用“同理心”是建立和谐、稳定、健康班级关系的法宝。
  1同理心的内涵
  “同理心”一次来源于古希腊文empatheia,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次使用同理心,认为同理心是体验他人想法和情感的能力,体谅别人的难处,感受思想和态度变化,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对方,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做到“推己及人”。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中的同理心概念,也就是“共情,通情达理”。同理心四个特质:(1)接受他的想法,如此能了解心中的真理,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2)不给与批评;(3)了解他人的情绪,将心比心;(4)沟通。能否拥有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否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理解别人。在与学生交往中,只有感到被信任,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内心的全部世界,才愿意去回应教师信任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客观上存在社会角色、知识背景、年龄特征等差异,拥有同理心的教师可以避免因这种客观差异在学生心理上引发的无关干扰,使学生享受成长的乐趣。
  2同理心的作用与意义
  同理心是一种正面的行为品质,也是一种有效的人际交流能力,教师的同理心是架起师生和谐互动的纽带,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1)同理心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教师与学生面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够运用同理心,就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事物,平等感受学生幼稚的一面,从而给与理解支持,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提出真正建设性的意见。
  (2)同理心能够加深学生的心灵体验,提高班级凝聚力。同理心是凝聚班级合力的催化剂,在集体中,运用同理心去主动关心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加强自身的包容性,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班级合力是是一种向心力、战斗力,是整体力量得以展现、整体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凝聚班级合力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潜力,开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大好局面。
  (3)同理心有利于学生幸福感的获得。中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未来人生打基础,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常会感到由于自己对知识不感兴趣,对事物存在认知偏差,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同理心,对学生不择方式的说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走出成长的困境,反而会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的幸福感。中医讲“通则不痛,通则不痛”,富有同理心的教师能时刻提醒自己,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惑,都会犯一些小错误。富有同理心的教师能够面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感同身受,使自己积极走到学生的一面,有利于学生获得成长动力。
  (4)同理心有利于塑造学生乐观的人格品质。同理心能够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起到整体协调的作用,同理心理念强调自己不能与当事人产生同样的感受,不会主观的判定对方一定是错的,而是会自己尝试反复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问题。选择科学理性的方式缓解成长困惑。心理行为具有惯性特征,长期处于理解和谐的成长环境,一个人就容易养成善于反思、遇到事情能够辩证的判斷和抉择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用“同理心”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师生关系。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社会上激烈竞争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未来世界的看法,对前途感到迷茫。作为班主任要真正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用同理心去理解,尊重、接纳他们情感,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只要这样才能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班级气氛,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获取更多的宝贵知识。同理心并不意味着同情,同情是指对他人的苦难而产生的怜悯,在同情的心理活动中,交往的双方有尊卑地位差别,而同理心是指沟通双方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同理心不等于认同。
  3教师运用“同理心”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同理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学生的感受,采取的是积极倾听,真诚接纳和理解的态度,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不会产生指责和排斥,经常有班主任抱怨,现在的00后不好管理,纪律涣散,如果班主任当学生出了问题就发出警告,威胁、训诫、说教,斥责,教训来管理学生只能事倍功半,会导致学生的叛逆,长此以往他们对老师不交流,班主任难以走进学生,难以了解真实情况,学生就会养成不好的恶习。
  将同理心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中,想方设法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和谐的学生活氛围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应用同理心处理好班级的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应该站稳自己的立场,对学生的感受做出反馈,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真正使老师“亲其生,导其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充分应用同理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苛求,在处理班级出现的不符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时,能参照他们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置身于学生所处的位置,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运用同理心不等于认可赞同学生的行为和看法,目的是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还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家庭背景、个性特征,主动了解他们对不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产生这些看法的主要愿意,才能有针对性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是同理心运用的前提: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平常表现,要具备较高的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感受的能力,能够通过表情、语气和肢体等非言语动态,准确判断和体谅他人的思想动态信息,用感染人心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善于倾听是同理心运用的关键,需要教师放下架子,以让人感到温暖的、可接受的方式聆听学生的倾诉,接受他们的话语中的有效信息,站在他们的位置去体验世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彼此的信任,使他们的各种情绪充分宣泄;沟通是同理心应用的核心,在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要指导孩子选择表达感受的恰当方式。
  (2)运用“同理心”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合作的品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走出自我关注。同理反应有不同的水平,低水平的同感不仅无助于对方的改善和进步,还会损害师生关系,高水平的同理往往显得比当事人对自己的理解更深刻更中肯,使对方感到教师比自己更理解自己。
  (3)建立师生同理心的途径有多重,通过内心回忆,口头叙事,师生交流等反思方法对自己学生时代的重要人物,关键事件、深刻感受、生存状况等情况进行情感反思,用优秀毕业生事迹激烈他们,以现身说法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自己的教师生涯,进行对比分析和反向思考,培养自己对学生的同理心。对每个学生抱有激励期望,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他们的优势。积极鼓励他们学好文化课程,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要灵活应用同理心,其是班主任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好的班主任不但为优秀学生骄傲,同样也为个性捣蛋的学生欣慰,正如生物世界有生物多样性一样,学校群体也不应该是同一个模样。所以运用“同理心”,也得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态,肯定学生的优点,来刺激他们上进的欲望,尤其对生活、学习有困难或犯了错的学生,要多关心、问候,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给与学生实际帮助,从而真正地改正以前存在的缺点,达到转化的目的。
  4结束语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才叫因材施教”。“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扎实的基本功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做好班主任工作,最基本的是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初中学生叛逆等现象越来越多,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如果班主任不能对学生做到同理心,那学生身上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课本式的说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同理心是现代人际交往的基础,是有效架設师生、生生之间心际的桥梁,班主任要修养自己的“同理心”,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同理心体现的是不仅是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也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受交流双方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只要树立同理心,注重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善于运用同理心,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体会学生的感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感到自己被人理解、被人尊重,由此产生满足感和温暖感。在努力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个理念和技能过程中,不仅教师的人格得到锤炼和完善,教育效能不断发展和提高,而且在“同理”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同理”他人,在心理上更健康、更强大。应用同理心,既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学生的感受,产生共情,又要避免出现同情,能以同理心与学生相处,不仅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而且能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仁爱,宽容合作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林真.你若懂我,该有多好——基于同理心的沟通[J].中国德育,2019(09):72-74.
  [2] 马淑霞.中职班主任管理心得——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德育的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5(04):58.
  [3] 吴四娟.“同理心”在教育中的运用例谈[J].小学德育,2010(09):48-49+53.
  [4] 仲晓红.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增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J].现代职业教育,2015(03):43.
  [5] 张吉凯.心理学效应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07):50.
  [6] 周红玉.师生交往的基本能力和修养[J].人民教育,2010(22):17-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6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