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将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组研究,B组行甲状腺叶次全切术治疗,A组行全切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相比B组更短,A组失血量更少(p<0.05);A组并发症率为3.51%,与B组12.28%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失血量及并发症,值得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叶全切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叶次全切术
【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35-02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为甲状腺内肿块,可随患者吞咽上下移动[1]。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群体,多发结节较为常见,发病病因主要与囊肿、炎症性结节等因素相关。发病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甲状腺肿大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对患者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等多个系统造成影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手术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改善预后、促进术后尽快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甲状腺叶全切术用于甲状腺结节治疗中,旨在评价其临床效果。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14例,以手术方式将其分成A组(n=57)与B组(n=57)。A组男23例,女34例,年龄39~68岁,平均(49.86±2.84)岁,病程1~8年,平均(4.36±1.49年)。B组男24例,女33例,年龄37~66岁,平均(49.81±2.79)岁,病程1~7.5年,平均(4.34±1.47年)。两组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结节;均符合手术指征、适应症;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者;合并肝肾器官疾病者;恶性肿瘤者;近3年有手术史者;临床资料不完者;有手术禁忌症者。
1.3 方法
A组行甲状腺叶全切术,取仰卧体位,使患者头部稍后仰,不低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游离外科和甲状腺固有包膜、甲状腺体,并对各分支血管进行切断处理。
B组行甲状腺叶次全切术,游离方法同A组一致,不对腺体背侧进行游离,需保留,对囊内10mm处腺体组织薄片进行切除,注意对甲状腺、喉返神经进行保护。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手术时长、失血量、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8.0,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
2.2 两组并发症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为外科常见病,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按认为与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激素等因素相关[3]。甲状腺结节可对患者内分泌、呼吸等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手术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常见术式包括甲状腺叶次全切术、甲状腺叶全切术等,不同术式效果存在差异,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提升疗效、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次全切术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的缺点,可增加术中失血量,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不利于预后[4]。甲状腺叶全切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术中切口较小,不会引发过多失血,可有效缩小气管、甲状腺等暴露范围,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可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机率,促进尽快恢复,改善预后[5]。本次研究中,对1组患者实施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2组相比,明显缩短,术后切口粘连、声嘶等并发症也显著减少。提示与甲状腺叶次切除术相比,甲状腺叶全切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更好,安全性更好。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减轻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费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康鸿斌, 鲁宽亮, 杨金盾等. 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7):3302-3305.
[2] 侯化森, 傅跃权, 靳维娜等.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6, 23(11):1660-1663.
[3] 万德培, 罗俊生, 郭日昌.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27):3387-3389.
[4] 邱新文. 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14(2):231-233.
[5] 辛剑, 王金卫. 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创伤外科, 2017, 37(6):1116-1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6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