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评价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123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 均给予喹硫平进行治疗,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 患者的HAMD评分为(24.12±3.11)分;治疗第1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9.00±2.12)分, 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87, P=0.000<0.05);治疗第2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6.11±2.78)分, 低于第1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68, P=0.000<0.05);治疗第4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1.78±2.14)分, 低于第2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88, P=0.000<0.05);治疗第6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0.44±3.45)分, 低于第4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1, P=0.000<0.05);治疗第8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6.88±3.45)分, 低于第6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92, P=0.000<0.05)。治疗开始后, 患者的HAMD评分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123例患者, 痊愈63例、占比51.2%, 显效30例、占比24.4%, 有效21例、占比17.1%, 无效9例、占比7.3%, 总有效率为92.7%。结论 在临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 改善其心理情况,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患者在临床中多数表现为抑郁发作、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等症状, 根据临床调查显示, 患者在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抑郁的状态之中, 该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因此临床中十分重视对该症的治疗[1]。相关研究显示, 在临床中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就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3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 男79例, 女44例, 年龄20~46岁, 平均年龄(31.78±5.25)岁。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有效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第十次修订(ICD-10)中的内容对患者情况进行判别, 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②在HAMD-17量表評测中患者的检查结果≥17分;③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2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等脏器存在疾病的患者;②存在原发性抑郁障碍的患者;③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④对药物过敏的患者;⑤在近2周接受过抗抑郁类精神药物治疗的患者;⑥哺乳期妇女或孕产妇。
  1. 3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的检查, 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 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以及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工作, 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环境中, 给予一定的基础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喹硫平进行临床治疗, 在治疗第1天给予患者药物100 mg, 之后4 d每天在患者用药基础上增加100 mg, 第5~7天每天给予患者药物600 mg进行治疗, 后续持续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物调整, 最多为800 mg, 以8周为1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 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定, 将第8周评价结果作为患者临床最终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减分率≥75%视为痊愈;减分率50%~74%视为显效;减分率25%~49%视为有效;减分率<25%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患者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 患者的HAMD评分为(24.12±3.11)分;治疗第1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9.00±2.12)分, 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87, P=0.000<0.05);治疗第2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6.11±2.78)分, 低于第1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68, P=0.000<0.05);治疗第4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1.78±2.14)分, 低于第2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88, P=0.000<0.05);治疗第6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0.44±3.45)分, 低于第4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1, P=0.000<0.05);治疗第8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6.88±3.45)分, 低于第6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92, P=0.000<0.05)。治疗开始后, 患者的HAMD评分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2. 2 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123例患者, 痊愈63例、占比51.2%, 显效30例、占比24.4%, 有效21例、占比17.1%, 无效9例、占比7.3%, 总有效率为92.7%。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根据临床统计, 该症的发病率为1.1%, 但是该病的复发率却高达90.0%, 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还给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该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因此如何对该症进行有效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中关注的重点[2]。   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于临床中单纯抑郁发作或者单纯躁狂发作, 该症患者在临床中往往同时存在躁狂症状及抑郁症状, 可能单独发作, 也可能混合发作, 但是目前临床中针对该症出现的原因尚没有较为明确的说法, 但是肯定的是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均参与到了发病之中。基于该症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 临床中往往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虽然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往往会加大患者家庭负担, 增加其不良发应发生率[3-5]。而喹硫平是临床中一种心境稳定剂, 是临床中应有较为广泛的一种抗精神病药物, 其能够与机体中的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受体相结合, 能够在对5-HT2A产生拮抗作用的同时减少该物质的数量, 使得患者的神经传递功能受到影响, 进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在该药服用的早期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 与患者服用的药物剂量没有任何关系, 在患者服药后2周内该情况会逐渐消失, 因此临床中老年患者或者身体虚弱患者在服用该药的前2周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陪护或者叮嘱患者家属进行陪护, 保证患者的安全[6]。
  在本次研究中, 治疗前, 患者的HAMD评分为(24.12±3.11)分;治疗第1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9.00±2.12)分, 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87, P=0.000<0.05);治疗第2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6.11±2.78)分, 低于第1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68, P=0.000<0.05);治疗第4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1.78±2.14)分, 低于第2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88, P=0.000<0.05);治疗第6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10.44±3.45)分, 低于第4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1, P=0.000<0.05);治疗第8周, 患者的HAMD评分为(6.88±3.45)分, 低于第6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92, P=0.000<0.05)。治疗开始后, 患者的HAMD评分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123例患者, 痊愈63例、占比51.2%, 显效30例、占比24.4%, 有效21例、占比17.1%, 无效9例、占比7.3%, 总有效率为92.7%。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后, 患者的HAMD评分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患者的心理情况逐渐转向较为稳定的情况, 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以往的研究中, 也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在赵秋丽等[7]研究中, 即分析了使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通过其研究可显示,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鋰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临床治疗, 能够取得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这对患者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也能够说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 在临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 改善其心理情况,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晶. 齐拉西酮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有效性.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3):116-117.
  [2] 陈明旭.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6):102.
  [3] 唐江丽.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当代医学, 2017, 23(9):75-77.
  [4] 徐彦. 浅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3):296-297.
  [5] 蒋锋, 汤宜朗, 王传跃. 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 3(5):271-274.
  [6] 李成云.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临床对照研究.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8(4):264-266.
  [7] 赵秋丽, 贾峰. 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研究. 天津药学, 2015, 27(2):31-33.
  [收稿日期:2018-1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4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