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作用。方法 82例2型糖尿病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1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喹酮治疗, 实验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参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动態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43±0.58)mmol/L、(7.36±2.46)mmol/L、(6.45±1.27)%, 均低于对照组的(8.03±0.55)mmol/L、(10.16±2.47)mmol/L、(9.04±1.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分别为(88.71±4.35)pmol/L、(61.78±4.34)mmol/L, 均高于对照组的(80.23±4.36)pmol/L、(55.03±4.33)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6.03±0.35)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81±0.5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41±0.36)、(5.03±0.54)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4,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效果优于格列喹酮, 血糖控制效果好、血糖波动幅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格列美脲;疗效;药理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59
  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本病的发生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改变等因素综合作用下, 胰岛β细胞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功能障碍或机体胰岛素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致使血糖持续性高出正常水平[1, 2]。2型糖尿病临床适用的药品种类较多, 本次研究为探究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41例患者采用格列喹酮治疗, 41例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 比较两种不同药品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1例。实验组中, 男21例, 女20例;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63.52±5.18)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14±1.29)年。对照组中, 男22例, 女19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5.45±4.19)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11±1.3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相关判断标准。②患者既往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效果差且未给胰岛素治疗。排除标准:①排除已确诊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②排除合并急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患者。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格列喹酮治疗, 格列喹酮片初始给药剂量为15~30 mg/次, q.d., 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每次给药剂量可追加15 mg, 一般情况下, 格列喹酮维持给药剂量在15~40 mg/次, t.i.d., 最大给药剂量应控制在≤180 mg/d, t.i.d.。用药8周为1个疗程, 共持续用药3个疗程。
  实验组患者均给予格列美脲治疗, 格列美脲片起始给药剂量为l~2 mg/次, q.d., 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每日给药剂量可追加1 mg, 一般情况下, 格列美脲维持给药剂量在1~4 mg/次, q.d., 最大给药剂量应≤6 mg/d, q.d.。用药8周为1个疗程, 共持续用药3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参数、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以及动态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量胰高血糖素样肽-1, 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胰岛素。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测量患者24 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等动态血糖监测结果。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只要包括低血糖、糖尿病足、视物模糊等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糖参数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低血糖,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低血糖, 4例发生糖尿病足, 2例发生视物模糊,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9%。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4, P<0.05)。
  3 讨论
  针对2型糖尿病, 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性药物为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通过提升机体脂肪组织以及肝脏在内多项血糖靶器官葡萄糖摄取能力, 抑制胃肠道自饮食物中吸收糖类, 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据相关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每年以4%~5%的速度不断衰退, 致使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单一降糖用药远期治疗效果不断减弱[3, 4]。此外, 近些年部分内分泌医学研究者提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应兼顾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波动等相关指标, 精细降糖, 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给药过程中血糖波动[5]。格列喹酮与格列美脲均属于磺酞胺类降糖药, 磺酞胺类降糖药物口服给药后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 影响机体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6]。格列喹酮口服给药后可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受体, 促使胰岛β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的增多可抑制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反应,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该药品口服给药后可在2~3 h达到血药峰值, 药效持续时间为8 h, 该品主要由肝脏代谢[7]。格列美脲与格列喹酮相比, 该品属于新一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 口服后作用于胰岛β细胞表面磺酞胺受体, 格列美脲与胰岛β细胞磺酰脲受体三磷酸腺苷(ATP)通道钾离子可产生耦联, 促使胰岛β细胞膜钾离子通道关闭, 使胰岛β细胞膜发生去极化效果, 致使胰岛β细胞膜钙离子内流, 从而促使胰岛素分泌[8]。此外,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格列美脲多次服用不会在体内蓄积, 其主要代谢途径为肝代谢以及肾代谢, 本次研究显示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实验组, 持续给药3个疗程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应用格列喹酮治疗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 血糖控制效果好、血糖波动幅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雪丽. 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的有效性和药理探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3):196-197.
  [2] 贾伟平, 陆菊明.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编写说明.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1):2-3.
  [3] 刘晓虹, 王琦, 沈磊, 等. 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其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的影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 32(8):55-56, 76.
  [4] 張四青, 习燕华, 钟树妹, 等.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3(5):525-528.
  [5] 蒲丹岚, 尹经霞, 谢洁, 等. 复方盐酸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片与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对照研究. 重庆医学, 2018, 47(7):915-918.
  [6] 卫晋菲, 周亮, 王明媚, 等. 瑞格列奈对比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国药房, 2018, 29(11):1560-1564.
  [7] 鲁平, 任琢琢, 张云, 等.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10):1091-1093.
  [8] 刘福平, 张星光, 陈彬, 等.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或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33):71-74.
  [收稿日期:2020-0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9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