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免疫组化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对绝经前后患者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105例绝经前后的子宫内膜癌(EC)患者, 根据患者的绝经情况分为绝经前组(45例)与绝经后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阴道大量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子宫肌瘤、多囊卵巢)、肿瘤分期、肿瘤类型以及免疫组化分布。结果 绝经前组患者阴道大量出血、肥胖、多囊卵巢占比分别为24.44%、46.67%、42.22%, 均高于絕经后组的10.00%、13.33%、1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患者Ⅰ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G1、肌层浸润浅肌层占比分别为66.67%、91.11%、28.89%、68.89%, 均高于绝经后组的45.00%、73.33%、6.67%、4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ER或PR++比例分别为75.56%、73.33%、77.78%, 均高于绝经后组的46.67%、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53、Ki-67表达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前女性子宫内膜癌与肥胖、多囊卵巢相关, 容易出现大量阴道出血, 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 组织学分级较高, 临床分期较早, ER、PR的表达可以反映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 帮助判断预后并提供治疗依据。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免疫组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1.023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据世界发达地区研究显示[1], 子宫内膜癌在新发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比可达到50%。美国2015年调查显示[2], 新发子宫内膜癌病例54870例中有10170例死亡病例, 其中, 早期诊断(Ⅰ~Ⅱ期)占比约为75%, 5 年总生存率可达到74%~91%, 而晚期(Ⅲ~Ⅳ期)患者的5 年总生存率仅为10%~26%。可见早期诊断对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升高, 且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已经成为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 仅次于宫颈癌、卵巢癌。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可降低其死亡率, 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 大部分患者均为绝经后出血就诊才得到早期诊断, 往往在初步诊断时为肿瘤晚期,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因此, 本文将对绝经前后患者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 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绝经前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病史、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诊断性刮宫或手术治疗, 符合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已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患者及家属因自身原因放弃治疗患者、分期较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接受过内分泌或化学治疗患者、术后未行免疫组化分析患者等。根据患者的绝经情况分为绝经前组(45例)与绝经后组(60例)。绝经前组患者年龄28~55岁, 平均年龄(44.82±5.04)岁;绝经后组患者年龄49~68岁, 平均年龄(57.83±4.98)岁。绝经后组患者年龄大于绝经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795, P<0.05)。
1. 2 方法 收集患者病灶组织标本, 采取10%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常规固定, 脱水, 石蜡包埋, 4~5 μm切片, 按照免疫组化试剂盒操作步骤逐步进行。试剂ER、PR、P53、Ki-67受体相应的单克隆抗体购置莱卡公司, 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液, 磷酸盐缓冲液(PBS)缓冲液购自泉晖贸易国际有限公司。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阴道大量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子宫肌瘤、多囊卵巢)、肿瘤分期、肿瘤类型以及免疫组化分布。ER、PR、P53随机选取10个高倍视野, 每个高倍视野计数100个癌细胞, 按照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进行阳性判定:阳性细胞>50%, 颗粒粗且染色深为强阳性;阳性细胞26%~50%, 颗粒小且染色较浅为阳性;阳性细胞10%~25%, 颗粒细且染色较浅为弱阳性, 阳性细胞<10%, 为阴性。Ki-67阳性表达为细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 计算阳性肿瘤细胞的百分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比 两组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占比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患者阴道大量出血、肥胖、多囊卵巢占比分别为24.44%、46.67%、42.22%, 均高于绝经后组的10.00%、13.33%、1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肿瘤分期及肿瘤类型对比 绝经前组患者ⅠA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G1、肌层浸润浅肌层占比分别为66.67%、91.11%、28.89%、68.89%, 均高于绝经后组的45.00%、73.33%、6.67%、4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免疫组化分布对比 绝经前组患者的ER++、PR++、ER或PR++比例分别为75.56%、73.33%、77.78%, 均高于绝经后组的46.67%、43.33%、5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53、Ki-67表达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0~65岁, 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分为雌激素依赖与非雌激素依赖两种类型。研究发现雌激素可诱发子宫内膜癌, 而孕激素则是其保护因素。采取替代雌激素疗法治疗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可提高2~12倍, 使用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可提高7.0~7.5倍。本次研究105例患者中, 绝经前45例, 绝经后60例, 可见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占较大比例, 且研究发现,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是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尽管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发病人群为绝经后妇女, 但随着生活质量提高, 生活方式改变, 年轻女性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对于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 尤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应高度警惕, 而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变化失去正常的周期性, 常表现月经紊乱而诊断为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 导致子宫内膜癌漏诊, 对病变的认识、重视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必须条件。研究表明[3], 阴道B超有异常表现, 对于子宫内膜的早期筛查有重要作用。
从肿瘤类型上看, 绝经前患者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 组织学分级主要为G2和G1, 特殊病理类型所占比例极少;大多数侵及浅肌层, 肿瘤病理分期主要以ⅠA期为主(73.33%)。从免疫组化上看, 绝经前组ER、PR均明显高表达, 而绝经前后两组患者P53、Ki-67的表达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织学分级高、特殊病理类型及深肌层侵犯的患者ER、PR表达较低, P53、Ki-67明显高表达。研究表明[4], 在女性生殖系统的细胞核中存在接收性激素受体, 一旦激素与受体结合, 就会以活化的形式结合到染色体的相应的特定部位, 从而活化基因, 启动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合成, 继而引起新的蛋白质合成, 然后通过这些蛋白质调节组织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子宫内膜样腺癌作为激素依赖性肿瘤, 癌细胞中含有ER、PR, 并随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的变差而降低。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 ER 阳性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但PR 阳性表达与预后关系密切, 与PR 阳性率较低的患者相比, PR 阳性率较高的患者预后更好。有报道显示在PR 阳性患者中存活三年比例约为93%, 而PR 阴性患者仅为36%。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 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靶向药物是孕激素, 表达ER、PR的肿瘤对PR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5],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 绝经前组患者多能从孕激素治疗中获益。
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 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 正常生理情况下, P53以野生型存在, 抑制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 是细胞生长的“监控器”;P53突变后会演变成促癌基因, 可使子宫内膜未经过增生就迅速转变成癌。在Ⅱ型子宫内膜癌中, P53明显高表达, 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 P5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与本文研究一致。研究表明[6], P53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因此P53的突变、过度表达是绝经前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Ki-67是一种细胞核内增殖标记物,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Ki-67指数作为各种恶性肿瘤的检查手段。研究表明, Ki-67表达水平越高提示细胞增殖速率越快, 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肌层侵犯、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 绝经前女性子宫内膜癌与肥胖、多囊卵巢相关, 容易出现大量阴道出血, 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 组织学分级较高, 临床分期較早, ER、PR的表达可以反映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 帮助判断预后并提供治疗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林枝, 范欣, 冯宗昊, 等. Ki67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中国医刊, 2019, 54(2):177-183.
[2] 张维彬, 黄娅, 黄荣熙, 等. 探讨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免疫组化及病理特征. 中国性科学, 2019, 28(1):69-71.
[3] 刘华, 建方方, 宋玮, 等.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37(12):1670-1673.
[4] 曹桦, 吴宁, 陈樑, 等. ERPR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7):964-966.
[5] 冯凤芝, 范辰辰, 林仲秋. 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7, 33(5):472-475.
[6] 王辉, 韩琛, 董新茜, 等.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67、Bcl-2、p53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山东医药, 2018, 58(21):27-30.
[收稿日期:2020-02-12]
作者单位: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0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