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庆锋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分成两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20例同时NPPV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2 h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N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高。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情逐渐发展容易导致患者死亡。人工机械通气是治疗的重要方法,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笔者所在科于2009年1月~2011年2月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并与常规鼻面罩吸氧治疗的20例比较,结果显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75.4±15.6)岁,病程5~26年。疾病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和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2]。治疗组纳入标准:意识清醒能够合作;有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稳定;pH≥7.25。排除标准:意识模糊或昏迷、自主呼吸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难以纠正;痰液多无力排除、气道梗阻;不能耐受鼻面罩吸氧;pH≤7.25;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平喘、祛痰和鼻导管吸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NPPV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心电监护、动脉血气指标监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面罩酒精吸氧,吸入气氧流量4~7 L/min,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生产,S/TD型)进行无创通气,配以湿化器治疗。患者取半卧位,经鼻面罩吸气。吸气压力(IPAP)8~10 cm H2O,呼气压力(EPAP)2~4 cm H2O,氧流量4~7 L/min,呼吸频率14次/min。呼吸机模式采用S/T模式。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调整IPAP、EPAP、氧流量以及呼吸频率,当病情好转后逐渐降低IPAP、EPAP和氧流量直至脱机。机械通气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脱机后改用鼻导管吸氧继续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72 h分别测定血气分析,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如患者病情恶化,意识障碍加重,SaO2下降,CO2潴留加重,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指标(pH、PaO2、PaCO2)的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比较 两组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治疗组未发生死亡病例,对照组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疗组在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情比较
  
  2.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72 h血气分析指标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2。
  2.3 并发症 治疗组通气初始有8患者有紧张、恐惧感,经采取心理疏导、调节拉力带或鼻面罩位置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轻微腹胀,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皮肤受压后局部充血糜烂等并发症。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sup>P<0.05或0.01;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sup>P<0.05或0.01
  
  3 讨论
  COPD患者病情发展到后期往往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常规抗炎、平喘和祛痰等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满意。既往临床上通常给予有创通气治疗,即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但这种有创机械通气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治疗费用高,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3]。NPPV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只需通过鼻(面)罩行正压通气,因而创伤小且并发症少,患者较容易接受。NPPV通常采用BiPAP治疗,BiPAP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其治疗原理为:吸气压(IPAP)克服气道阻力,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肺内气体分布不均,促使肺泡中氧向血液弥散,减少无效腔的气量;呼气(EPAP)防止细支气管的气道陷闭,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的目的[4,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鼻导管给氧治疗比较,采用N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病程缩短,病死率显著降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提示NPPV可以快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而且NPPV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些结果与丁占祥等[6]报道的相似。然而,尽管NPPV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NPPV的疗效相对较差,本研究中治疗组有2例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经NPPV治疗4 h后,临床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只能改为有创机械通气行气管插管。此外,对于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或有气管插管指征患者,如气道梗阻的患者,NPPV治疗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NPPV并不能完全替代有创机械通气,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方式。
  总之,NPPV治疗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可部分替代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叶任高.内科医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
  [3] 田秀红.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1):4984-4985.
  [4] 邵文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10,21(19):16-18.
  [5] 谭世繁,曾兆安,宋一波,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479-481.
  [6] 丁占祥.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0例临床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1630-16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16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