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爱心浇灌花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红玫

  新课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转变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形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依靠什么才能驾驭课堂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用爱温暖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罗素说过:“美好的人生是一种由爱所激励,由知识所指导的生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尊重、关爱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带给他们的爱,这样学生会更好地接受你所教授的学科知识。
  来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的学生当中,有一些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希望孩子学习一些特长,长大以后多一条出路。作为一名老师,我完全能够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因为文化课程度不同,学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最缺少和最需要的是温暖和爱,因此,教师更应该用真诚和热情去帮助他们,让学生从内心深入接受你的关爱和帮助。只有老师与学生真正达到“零距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言听计从”,这就是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中的“亲其师,信其道”。
  记得我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一个最调皮的,给我的印象也最深刻。有一次他曾经把一个形态逼真、软绵绵的玩具蜈蚣放在我的蜡笔盒中,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同时,他在画画的过程中也总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干扰其他同学。因此,我对他进行正面的批评,板起面孔对他进行质问,刚开始还能收到一些效果,后来渐渐地我的批评失去了往日的效力,搅得我的课堂一团糟,让我手足无措。此时,我开始反思我的作法,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思考过后,我意识到,传统的家长式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工作,我要转变策略。我首先从生活细节入手,给予他更多的关注,让他知道我很重视他。一天放学后,天空下起了大雨,半天也没有停的意思,由于他家离中心不远,因此他坚持要自己回家,我苦劝不住,便打起一把小伞和他走上了回家之路。岂知,这把小伞怎么能挡得住无情的大雨,我用伞尽可能多的挡在他的头上。到家后,他看看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对我会心的笑了笑。从那天起,我发现他变了,往日调皮捣蛋的他变得安静、听话,虽然他的画作进步不是很大,但我能看得出,他是用心在画,我的课堂也变得井然有序。
  二、用情感动学生,驾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立性都非常强,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习惯,让他们不懂怎样与人沟通,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平时不在一起学习,只有假期才走到一起学习的环境中,要想与他们沟通,更是难上加难。记得我来青少年活动中心带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名叫江小龙的男同学,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和老师、同学交流,文化课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他的父母没少费心思,给他报了特长班,希望他能有所转变。我了解到这些情况,也很为他着急。对于不善沟通、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努力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及时加以表扬,发现他的一点点进步就给予充分的认可,用“放大镜”探察他身上每一个积极活泼的细胞,用浓浓的爱温暖、融化他。就这样,慢慢地他开始主动和我说话了,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开始问我了,有独特的创意也主动和我说。他的家人告诉我,他已经离不开手中的画笔了,变得爱说话,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上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知道与同学探讨,请教老师了。听到他家人的诉说,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在我与他一次次情真意切的交流中,打开了他心结,在我时时刻刻的勉励中,学生建立了自尊心、自信心。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爱的交融、情感的交流是师生间最好的沟通方式。
  三、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从爱老师到爱学习
  现在的学生个性都很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成熟”得也越来越早,希望自己能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观点、立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提出一些独特的问题,让教师手足无措。以往教师的做法是严厉训斥,大声指责,这样往往事得其反,收不到预想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唱对台戏,或是自我放逐,失去了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得到了尊重、信任,体会到宽容、坦诚,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我的爱,也喜欢上我所教的学科。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会听取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最后取其精华,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在教师心目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每画完一幅画我都会让学生自己总结优缺点,互相总结优缺点,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们更加喜欢上美术课了。
  教师的爱是博大、无私的,它不应该仅停留在生活上对学生嘘寒问暖、雪中送碳,还应体现在尊重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等深层次的精神人格塑造上,多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打击,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0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