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生活 学会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昌明

  综合探究题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出现的一种高考新题型,它的出现给高考带来了多方面的可喜变化。这种题型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综合探究题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剖析与比较各种观点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综合探究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综合探究题的特色与优点
  
  综合探究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探究性、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时代的主流与社会发展趋势,反映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等突出特点。
  在内容选择和主题确定上,近几年的综合探究题突出了“科学发展”的总主题,贯穿了“共建和谐”的总主线,体现了“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关注民生、共享成果”的时代特质。越来越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倡导社会和谐。如:气候问题、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物价上涨问题、树立正确消费观问题、民生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以及关注有本地发展特点的问题等等。
  综合探究题具有把理论和实践、学习和生活、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起来的优势,注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新课改精神,突出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体地位,能够突出考查同学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试题问题设置多元化,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探究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综合探究题具有很多优势和长处,但通过研究近几年的综合探究题,我们发现综合探究题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具体表现在:
  1.探究中心不突出,探究题变成了论述题的拼凑
  综合探究题往往要求围绕一个探究主题,提供典型案例、系列材料或是场景,然后根据探究的中心话题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和各类模拟试题,我们发现不少综合探究题又变成了传统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杂糅,缺少贯穿研究始终的红线,迷失了探究的主题。
  2.探究过程无体验,缺少探究活动的坚实根基
  综合探究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是同学们做好综合探究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许多学校为了单纯的文化学习,根本没有让学生走出校门,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参加实践,学生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探究学习也变成了纸上谈兵。
  3.探究形式少创新,探究题型逐渐趋于模式化
  综合探究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这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刚出现的时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和各类模拟试题中逐渐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势。如对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展示形式的考查,这些基本上都是常识性和程序性的内容,只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类,以后再考基本上又变成了形式性的内容了。再如:在探究性试题中,建议类设问比较多,几乎每年都考,但只要学生答题时考虑到向谁建议,考虑到建议对象的多角度、多主体,此类试题又变成了一般性的常规题。
  
  三、综合探究题的一般类型与解题策略
  
  研究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综合探究题,此类试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1.建议类
  在探究性试题中,建议类设问出现频率较高,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的综合探究题第三问:“你认为还可以将建议书发送给本市的其他哪些机关,并请你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发送给这些机关的理由”。这样的设问能把学生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究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考试的主体,考试过程不再仅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更是一个深化学生个体体验、主动探究的过程。这类问题答案要求开放性比较强,注意思维的拓展性,作答时要注意行为主体(如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等,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要求)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一要忌空,即抛开教材,缺乏知识底蕴,或脱离材料简单照搬教材的做法;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书本上的重要概念、观点、原理等往往是答案中的基本得分点。二要忌乱,即逻辑混乱,没有层次;答题是要分条列点,有序答题。三要忌寡,即角度单一甚至重复;答题是要注意材料信息、问题角度、行为主体、解决措施等的多样性,从多角度分析。
  2.反思、感悟类
  2007年高考江苏卷综合探究题第四问“反思并概括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类问题的亮点在于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分析,归纳材料和提取有益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综合探究题的特点和亮点。同时要求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它突出了政治课的实践意义,突出了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首先,这类试题反思的主体是学生,反思的内容在设问规定的范围内,除了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应突出对探究体验的反思,实践过程的反思,方法优化的反思,能力提升的反思等等。
  3.确定主题类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应注意:
  (1) 认真归纳背景材料中所给的现象或问题;根据材料确定研究的主题。
  (2) 仔细思考课题的切入口,原则是“小切口、大主题”,主题研究要有现实意义、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深度。同时,课题中包含的问题要指向要明确,结构要清晰。
  (3) 要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这里课题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要从教材知识、学生生活、现实意义等角度考虑所拟订研究课题的依据和目的。
  4.制定方案类
  设计研究方案一般包括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成果展示形式等。
  (1) 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是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是明确现实研究范围和目标,具体规划整个研究程序,使研究者能有计划、有系统地实施研究,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研究计划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② 研究对象及其选择方法;③ 研究方法及实施细则;④ 研究过程的安排;⑤ 预期的研究成果。这里还要特别指出设计几种活动方案: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劝说、立法听证。
  (2) 研究方法一般有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法、文献查阅法、走访专家、上网查询法、社会调查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等。
  (3) 研究基本步骤一般有: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自我反思;提出解决方案或合理化建议等方面。
  (4) 成果展示的形式一般有: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活动展板、成果报告会等。
  5.知识运用类
  解题时要做到在动态中谈知识,即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辩证看待问题,既要看有利的一面,也要看不利的一面;全面分析谈对策,即多角度解决问题;突出主体性,即立足自身实际,依据书本知识,寻找知识与材料之间的对接点。
  探究性试题突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学习的体验、知识的迁移运用,它需要学生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它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开展探究性活动,真正将探究性教学渗透到教学之中,同时注意总结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江苏省泗阳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