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涛

  摘 要: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创新学习方式。现代教育的实质是开放性教育,核心是“生本意识”,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一、更新观念,树立“生本意识”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尽快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者,完成自身的角色换位。新课标强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课程功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自我,发现自我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内心激发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了顺利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策略上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此实施的策略,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施策略
  根据上述教学思想,结合教学实际,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实施策略。
  (一)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准备
  1.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思想准备)
  “意识决定一切”,任何一种教法、学法,只有师生形成共识,才能形成规范、程序、规则。要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与学的有效组合。其次,要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要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和主动性。最后,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团队意识,树立集体意识价值观。
  2.“自主―合作―探究”的物质和行动的准备
  综合起来,大致包括以下一些活动类型:(1)观察;(2)从报纸、刊物或互联网上查找信息;(3)设计调研方案;(4)讨论;(5)做实验;(6)搜集、分析和解释所获得的数据;(7)表达和交流。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形式来说,应根据自主学习、全体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性质设计活动,将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阶段进行恰当的安排,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如我在讲授《白鹅》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很好地进行合作、探究,事先布置学生做好两项准备:一是让学生试着养鹅,通过短时间喂养,观察它的外型及生活习性;二是让学生通过报纸、刊物或互联网搜集白鹅有关的信息。在后来的课堂教学当中,把收集的材料准备好。通过课文内容,再结合全体探究成果,同学们获得了有关白鹅全面系统的知识,同时通过与作者的观察进行对比,体会到作者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
  (二)营造好“自主―合体―探究”的学习氛围
  这里所说的氛围也叫环境,既指诸如教室设计、座位摆放等物理环境,又指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往往无法改变,教师应下功夫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其中教师是主导因素。教师必须以平等的心态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允许学生失败,使学生产生自信与信赖、宽容与互动,建立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体探究关系。教师要通过这些教学行为,努力营造健康的课堂气氛,从而改变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的学生。
  (三)设计好“自主―合作―探究”的主题和内容
  在学习活动中设计好主题,学生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选择活动学习的主题和内容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1)内容应该是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2)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
  (四)确定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形式:(1)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即讲解+讨论+练习);(2)分层或分工的探究性学习;(3)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4)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如我在讲授古诗文时,通常采用“教师引导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即讲解+讨论+练习);在讲授《春》这一课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开放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去自学课文,试完成课后习题和老师设计好的导学案,达到掌握课本知识这第一步,另一方面让学生课外利用一小段时间观察春天的景物,并且搜集有关天气的民间谚语。
  (五)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生一直以来习惯于被动、机械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所以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具备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探究性学习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体验反思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为了扎实开展探究性学习,我在平时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如我在教学《洲际导弹自述》一课时,先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参与到文章的分析、理解当中,在获得对相关知识了解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对相关知识层面的探究与分析。在交流过程结束后,对于不同意见与答案不置可否,根据各小组得出不同答案的依据与推理评出优胜小组,通过该程序,学生不仅弄清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而且对相关知识了解非常清楚。
  (六)开展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评价
  1.重视过程
  探究性学习应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重在学生从过程中学习或领悟到了什么,而不是看其结果有什么作用。主要观察每一位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提出了建议和设想,采纳了何人的意见,等等。
  2.重视应用
  评价应注重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各个环节中能否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而不是看有什么新发现或新发明。
  3.重视体验
  体验是学生在探究中的感悟与体会。体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往往反映在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心得和学习结果等方面,一般通过交流或自我陈述来观察。
  三、结语
  探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这种教与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新课改中,应牢固把握并扎实有效地推行,努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学习和探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本七年级上、下册.语文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7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