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43例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对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3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另选取同一时期本院收治的43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胆总管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少,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研究组患者少,数据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3%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4%,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可靠,符合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最佳选择,特别适用于老年、体质较弱的患者。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囊;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0%~30%。以往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是唯一的 选择。自从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病的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12],从术前、术中及术后ERCP到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等(LCBDE)。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本院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3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本院收治的43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5±7.8)岁;其中合并急性胰腺炎15例,有糖尿病病史8例,高血压病20例;胆总管结石直径0.5~2cm,其中单发胆总管结石18例,多发胆总管结石25例。研究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1.0±7.5)岁;其中合并急性胰腺炎14例,有糖尿病病史7例,高血压病22例;胆总管结石直径0.5~2cm,其中单发胆总管结石17例,多发胆总管结石2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給予本组患者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在腹部做切口,以顺行将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在取石时可使用不同型号的取石钳,把结石取出之后对胆总管进行彻底的冲洗,在引流胆汁时使用T管。在术后进行抗炎症治疗,术后1周拆线,在术后4~8周经T管造影确定没有残留结石后将T管拔出。
1.2.2 研究组 给予本组患者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LC进行治疗。经十二指肠肠镜在十二指肠乳头进行逆行插管,实施逆行性单管造影,确定胆道与结石的情况,然后实施EST,在取石时使用取石网,取石后再次进行造影,确认没有残余结石之后,将鼻胆管引流胆汁(ENBD)置入胆总管内,针对结石较大取石困难的患者来说留置胆管支架。在治疗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当淀粉酶指标没有异常变化时在术后3~5d实施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用率表示计数资料,(±s)来代表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和t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时,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的比较
由下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少,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研究组患者少,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由下表2可知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3%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4%,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病情虽然比较短,但是腹痛、发热症状较为显著,极易发生胆石性胰腺炎等[34]。临床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胆道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提升,微创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且得到了临床与患者的认可[5]。
本次研究证实,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利于患者的预后。传统开腹手术出血量比较多,增加了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再加上T管引流放置的时间比较长,增加了发生胆漏的几率,进而增加了住院时间。开腹手术取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为在取石时并不是直视进行。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虽然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是手术时间却比较长主要是因为十二指肠乳头位置变异、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结构异常等。
在临床中双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术式以ERCP+EST后LC为主,ERCP可精准地掌握胆总管结石大小、数目及部位,针对结石比较大的患者可以实施开腹手术。另外,ERCP也明确了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之间的关系,降低了在LC过程中对胆道损伤的程度,即使ERCP成功后LC失败,改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也避免了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在确认RECP无相关并发症后应尽早行LC手术。
总之,双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可靠,符合微创外科的发展方向,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最佳选择,特别适用于老年、体质较弱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周政,黄志刚,王光明,等.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6,20(10):19021904.
[2] 张强.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胆管结石的优越性[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4):499500.
[3] 方海星,邵锦晖,袁年勇,等.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2015,37(08):682684,688.
[4] 李金亭,马静.多镜联合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护理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15(09):826828.
[5] 李秀军,李文晓,高若辉,等.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01):5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4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