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应用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的80%(40/50), HBV-DNA转阴率为56%(28/50)高于对照组的20%(1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6个月的HBeAg转阴率为60%(30/50)高于对照组的36%(1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HBV-DNA转阴率为82%(41/50)高于对照组的54%(27/50), HBeAg转阴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提升治疗效果, 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恩替卡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53
  慢性乙型肝炎是感染科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疾病, 它主要是指HBV检测呈阳性反应, 病程多在半年及以上且存在慢性肝炎表现的患者[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蜘蛛痣等症状,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表现为面部呈慢性肝病容貌, 肝功能持续性异常等, 对于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2]。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来说, 多在日常调理中下功夫, 但有效的药物治疗与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本次研究通过分组的方式开展, 分别采用干扰素和恩替卡韦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研究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感染科接收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患病时间均在半年以上;对本次的治疗药物不存在过敏的情况;在入组治疗前停止服用药物的时间>2周;全部患者及其家属與医院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排除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患的患者;排除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对照组患者中, 男25例、女25例, 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46.0±13.0)岁;实验组患者中, 男30例、女20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47.0±1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研究比对。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进行治疗。取干扰素α-2b(长春海伯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S20060089, 规格:300万IU/0.3 ml)进行肌内注射, 300~600万IU/d, 连用4周后改为3次/周, 连续治疗12个月。
  1. 2. 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取0.5 mg的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2237, 规格:0.5 mg)进行口服, 1次/d, 必须空腹服用, 连续治疗1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治疗效果。显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缓解情况较好, 肝功能各项指标也有极大改观;有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及肝功能各项指标都开始出现改善的迹象;无效: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HBV-DNA和HBeAg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治疗6、12个月的HBV-DNA和HBeAg转阴率, 转阴率=转阴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流感样症状、掉发、消化道不适三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0例(40%)、有效28例(56%)、无效2例(4%),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30%)、有效25例(50%)、无效10例(20%),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6, P<0.05)。
  2. 2 两组患者HBV-DNA和HBeAg转阴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HBV-DNA转阴率为56%(28/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0/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21, P<0.05);实验组治疗6个月的HBeAg转阴率为60%(30/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2,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HBV-DNA转阴率为82%(41/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074,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HBeAg转阴率为94%(4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5/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1, 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只有1例发生流感样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流感样症状、4例出现消化道不适、3例掉发,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0/5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顯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 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高传染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 它可以通过母婴、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性接触进行传播[3]。随着病情的发展、环境的改变、病毒干扰、预防意识缺乏、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逐渐可以延续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对患者机体的多个器官都有极大的损害, 给患者的生活和正常工作也带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说积极的进行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至关重要的[4]。
  干扰素α-2b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 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 它可以有效的阻止病毒DNA的合成, 还可以进一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据有关的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多, 也极有可能影响总体的治疗效果[5]。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 对HBV多聚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具有起效快、抑制病毒强、低耐药的优势, 进一步抑制病毒多聚酶的活性[6-8]。除此之外, 恩替卡韦的用药安全性也较高, 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病毒DNA水平, 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适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
  综上所述,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 提高总体的治疗效果, 改善肝功能, 减小药物副作用, 因此,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值得在广大患者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积极应用, 帮助患者改善日常的精神面貌, 延缓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应用观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2):204-205.
  [2] 张云涛, 孟明星, 李焱, 等.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7):127-128.
  [3] 武常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失败改用恩替卡韦再治疗的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4(25):5641-5642.
  [4] 郑仕君, 肖飞霞, 张吉宏, 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2b 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7):3895-3897.
  [5] 周培, 陈辉, 王鲁文, 等.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 24(1):27-30.
  [6] 余新华, 张良宏. 恩替卡韦用于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26例疗效观察. 福建医药杂志, 2012, 34(3):100-102.
  [7] 蒋兆荣, 张金荣, 余亚新, 等.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难治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血清学转换疗效观察. 肝脏, 2016, 21(8):644-647.
  [8] 陈炎生, 费新应, 刘文涛, 等. 干扰素α-1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3例48周疗效观察. 临床内科杂志, 2013, 30(1):42-43.
  [收稿日期:2018-1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