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 临床意义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患者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满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进行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提升对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一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067-02
2型糖尿病是临床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自身保留胰岛素分泌能力,但胰岛素生理作用较差,无法满足机体正常代谢需求[1]。患病后,患者可出现多尿、疲乏无力及消瘦等症状,如机体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便会对机体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如眼、心脏、血管及神经等,对其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该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270例患者围绕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7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中有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均存在不同程度消瘦、多饮、多尿等症状;③经病理学及血常规检测确诊为2型糖尿病;④同意采用药物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疾病;②合并其他脏器肿瘤;③合并认知功能异常;④对研究采用药物过敏者;⑤服用其他药物者。采用摸球法分为中药组(135例)和西药组(135例)。中药组男70例,女65例,年龄44~76岁,平均(60.5±1.4)岁,病程1~13年,平均(6.6±1.7)年;西药组男71例,女64例,年龄43~76岁,平均(60.4±1.3)岁,病程1~14年,平均(6.5±1.6)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中药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葛根芩连汤由黄芩22.5 g、黄连22.5 g、葛根60 g、黄茶22.5 g、生甘草15 g、干姜3.5 g等中草药组成,水煎取汁,1剂/d,分早晚温服;对于舌苔黄腻者,则在用药基础上辅以六一散6 g,绵茵陈10 g;体型肥胖及胃纳差患者,可辅以平胃散20 g。西药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二甲双胍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349)0.25 g,口服,开始0.25 g/次,2~3次/d,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量1~1.5 g/d,最多每日不超过2 g,餐中或餐中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
1.3 研究指标
治疗半年后开展随访,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應发生情况、血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
参照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评定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治疗,其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20%;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所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在5%~19%之间;无效:经治疗,患者血糖指标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132/135),高于西药组的85.93%(116/135),其中中药组显效70例、有效62例、无效3例。西药组显效50例、有效66例、无效19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5,P=0.00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10/135),略低于西药组的11.11%(15/135),其中中药组恶心4例、呕吐3例、腹泻2例、低血糖1例。西药组恶心4例、呕吐4例、腹泻5例、低血糖2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5,P=0.401)。
2.3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
中药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21±0.41)mmol/L、(8.65±1.54)mmol/L、(7.40±0.83)%,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80±0.52)mmol/L、(12.16±2.43)mmol/L、(8.50±1.01)%,中药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均低于西药组(t=27.898、14.176、9.777,P=0.000、0.000、0.000)。
2.4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中藥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3.11±1.20)ng/L、(10.90±2.02)ng/L、(38.15±3.26)ng/L,西药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5.11±1.25)ng/L、(15.49±2.12)ng/L、(56.21±3.29)ng/L,中药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西药组(t=13.411、18.212、45.306、P=0.000、0.000、0.000)。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据临床资料[4]记载,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目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无准确治愈措施,仅能通过药物或饮食干预对其血糖指标进行控制,以减少疾病发展对其健康造成威胁。以往临床多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长期服药耐药性可增强,并伴随不同程度肠胃不适及全身体征,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5]。
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主要由胰岛P细胞功能下降、藴湿生热、津液失调导致,故而针对其治疗应以生津柔润、解表清里为主[6]。该研究结果,中药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且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处于良好范围之内,血糖及炎症因子等指标水平均有显著降低,证实采用葛根芩连汤在临床中的显著疗效。
葛根芩连汤主要由黄芩、黄连、葛根、黄茶、生甘草、干姜等中草药组成,其中黄芩、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葛根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效,黄茶有抗癌抑菌、消食化滞之效,生甘草有调和诸药、益气解毒之效,干姜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之效;主要合用可共奏生津柔润、解表清里之效,有效改善患者自身代谢水平及抵抗能力;同时,给药过程中针对舌苔黄腻者及胃纳差者可分别辅以六一散、绵茵陈、平胃散入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将葛根芩连汤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针对患者病情给药,充分发挥各中草药特性,使其血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并发症发生对其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将其血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控制在良好范围之内,安全性及可行性均处于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敏君.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203-204.
[2] 蒋升.2017年ACP《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3):6-19.
[3] 张丽贞.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2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2):8-10.
[4] 胡宝辉,鲁晓龙.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和遗传度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2):215.
[5] 谢成云,马瑞畅,林芳芳.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79-80.
[6] 庞秀宇,庞秀明,李樱,等.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09-110.
(收稿日期:2019-06-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69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