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小秀

  【摘要】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2例行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实施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和锻炼等措施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并记录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随访了解其治愈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60~90 min, 平均手术时间(75.5±10.2)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 平均出血量(124.6±11.4)ml。无院内感染发生, 术中未出现血管、尿道、膀胱及直肠损伤病例, 未发生尿潴留、伤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有3例患者主诉坐位时臀部疼痛, 2 d后缓解;2例自觉会阴部疼痛, 给予针对性护理后, 疼痛明显缓解。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网片侵蚀病例, 盆底功能障碍得以有效纠正。结论 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锻炼和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锻炼;盆底重建;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3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上又称为盆底缺陷。因多种原因所引起的盆底结构缺损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患者普遍有盆腔内器官脱垂、尿失禁和阴道前后壁膨出等临床表现。而自身器官或组织出现结构缺陷、产伤或创伤给患者带来的损伤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盆底结构缺损[1]。盆底缺陷尤其是盆腔脏器脱垂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其中女性盆底重建术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2]。此外, 为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对本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时须开展康复锻炼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探讨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40~68岁, 平均年龄(56.2±7.4)岁;绝经时间9~18年, 平均(13.4±2.8)年;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5.5±1.7)年。其中有11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 9例合并高血压, 10例合并糖尿病, 入院时均采用手术治疗。
  1. 2 治疗方法 术前本组患者行B超及阴道镜检查, 均无子宫及附件病变, 对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实施盆底重建手术, 同时根据盆腔脱垂程度对全盆腔、前盆腔和后盆腔进行悬吊, 患者子宫颈延长时切除宫颈。
  1. 3 护理方法 对本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行血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和B超检查, 视情况需要行宫颈组织活检, 以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临床检查时需向患者说明检查的意义、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术前3 d保持阴道干燥清洁, 必要时遵医嘱行抗炎治疗。术前1 d给予流质饮食, 同时加强营养, 为术后早日恢复打下良好基础。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做好预防感染工作。②心理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 应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患者加强交流, 了解其心理健康状态, 努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 帮助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术后护理。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 了解其疼痛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 了解下肢是否出现疼痛、麻木以及坐骨神经是否有受损等情况;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吸氧, 定时翻身叩背, 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进行必要的心电监护, 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为患者开展盆底和尿道周围肌肉张力锻炼及骨盆肌、肛提肌的收缩训练提供指导, 以恢复其肌肉功能,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④并发症护理。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积极进行治疗护理, 必要时可联系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色等,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⑤术后康复指导和锻炼。护理人员应提供饮食指导, 术后3~6 h给予半流质饮食,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纤维素的食物, 多进食蔬菜、水果, 以保持大便通畅。协助患者翻身, 术后24 h可适当在床边活动, 48 h后可尝试下床行走, 患者的手术范围较大时护理人员在其活动时加强监护[3];术后应积极锻炼盆底与尿道周围肌肉张力, 可主动做肛门收缩练习, 10 min/次, 3次/d[4];出院后严防手术部位感染, 出现血尿、排尿困难或疼痛等症状时应回医院复诊, 同时禁止性生活。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60~90 min, 平均手术时间(75.5±10.2)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 ml, 平均出血量(124.6±11.4)ml。无院内感染发生, 术中未出现血管、尿道、膀胱及直肠损伤病例, 未发生尿潴留、伤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有3例患者主诉坐位时臀部疼痛, 2 d后缓解;2例自觉会阴部疼痛, 给予针对性护理后, 疼痛明显缓解。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网片侵蚀病例, 盆底功能障碍得以有效纠正。
  3 讨论
  盆底重建术是通过固定网带和网片(位于皮下、盆腔筋膜及骶棘韧带上)对盆腔脏器起到提升和承托作用使其恢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 进而修复整个盆腔、纠正侧壁结构缺陷最终达到整体化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术。该术式无需进入腹腔, 手术范围较小, 对患者的创伤小, 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 能保留有生育需求患者的生殖功能, 近年来获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但该项手术需将网片植入患者体内, 手术难度较大, 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配合, 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同时为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改善预后, 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十分关键[5]。
  本次研究采用盆底重建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进行了治疗, 同时对其实施了包括康复锻炼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盆底功能障碍得以有效纠正, 表明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并给予必要的康复锻炼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加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吉萦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24):3137-3138.
  [2] 郭晓敏.女性盆底重建围手术期的护理.吉林医学, 2011, 32(29):6282-6283.
  [3] 骆建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 30(5):578-579.
  [4] 陈燕挥, 杨卫萍, 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广东医学, 2012, 33(6):757-759.
  [5] 米建锋, 梁桂玲, 劳东玲, 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20例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8):19-21.
  [收稿日期:2014-0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6666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