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我国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应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文章通过对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及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为高校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17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accounting talents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university to formulate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Key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是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也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验证。目前,许多高校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操作方法、技能与经验的传授,学生在学习中不一定掌握很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但一定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构建适合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很重要。但是从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来看,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學一般分为两大块:一是单项基本技能实训,包括账户设置、会计凭证的填制、过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二是综合实训,包括会计综合业务实训、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这种实践教学往往是分散而不成体系的,学生不能把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践有效融合,导致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如何建立并完善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如果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构建一套操作性强、效果良好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是完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制度的不断变迁,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目前会计界相关研究现状来看,许多学者对专业理论研究较多,而忽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这样的教学体系是不完善有缺陷的。因此积极探索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1.2 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根据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要求,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会计知识,不仅熟知财务工作各岗位的职责、掌握业务处理能力,还需具备财务分析能力,能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投资、筹资、运营决策建议,为企业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会计专业只有适应时代变化和需求才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找到职业的立足点。构建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会计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
  1.3 是提升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会计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仅靠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各项业务的能力。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课外实践,才能促进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
  2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许多高校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有些学校只对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界定,并没有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有些学校直接照搬教育部制定的专业目录中的会计人才培养总目标,造成目标过于统一而缺乏针对性,导致培养的学生不符合企业细而精的要求。学生毕业后,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导致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2.2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有实践课程,但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课程不成体系。在安排实践教学时条块不分明,未遵循会计专业知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导致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认知片面,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弱的状况。二是实践教学课程未按会计岗位设置。许多高校在设置实践教学时没有细分不同的会计岗位,学生不能融入职业角色,课程安排虽然有模拟实训环节,但一般是按照已设计好的流程操作,过于机械化,学生不会灵活应用,培养的学生技能操作不专业。三是实践教学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能有效结合。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为会计人员新的起点,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应聘者是否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从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当中能够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的人并不多,这意味着大部分毕业生将失去选择会计职业的机会。因此会计专业学生需要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保障。
  2.3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近几年,很多高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得到了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实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学生增长速度与实训条件的改善不成比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推进。其次,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财务部门掌握单位的机密信息,而且财务人员责任重大,用人单位往往不接受这些岗位的实习生,这也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即使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每个单位也只能容纳2-3名学生,这对学校每年输送的大量毕业生来说,远远不足。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也只是形同虚设而已。
  2.4 实践教学资源薄弱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资源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配套教材。很多教材是将实践内容放在各章节的理论知识之后,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理实衔接不紧密,结构分散不成体系,学生学习不够系统,收效有限;二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教学设施不完善。如教学软件、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信技术、云技术等设施建设不完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所需;三是双师型教师匮乏。由于高校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没有实战经验,担任理论教学的教师同时兼任实践教学,致使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3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3.1 明确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坚持以“岗位就业”为导向,建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强调课程构建的实践性。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在我国教育部提出的专业培养总体目标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目标定位,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标越明确,执行效果越好。以我院为例,根据我院所处区域的经济形势及学校实力,培养的人才适用于中小企业,所以我院可定位于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出纳岗位、成本核算岗位、会计岗位的培养目标。
  3.2 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根据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立体化”就是在构建会计专业课程时,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实践双向融合教学模式,按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所需标准来规范专业课程的内容,是定位于“寓教于学、寓学于做”的实践教学。“多层次”就是依托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各个教学环节的实践内容具体化,构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实践教学模块,在实施过程中把手工实训与会计信息化实训相结合、把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把课内实训与集中实训相结合、把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立体化、多层次”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实践活動为中心,以岗位就业技能为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协调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将实践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岗位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分阶段、分模块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例如,大一学生安排一周时间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见习,接受专业认知实践和职场体验,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个初步认识,同时激发职业兴趣。大二则根据专业课程所需通过单项操作技能实训平台和会计岗位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行会计技能和会计岗位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大三的第五学期利用教学综合实训平台进行会计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节中提升自身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
  3.3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3.3.1 构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已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实践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网络通信技术、云技术等信息技术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手段,通过虚拟现实手段模拟仿真环境,使学生在近似真实环境中对专业技能进行体验和训练,从而获得与真实职业活动相近的实战效果。
  3.3.2 成立校内会计服务工作室
  校内会计服务工作室就是以培养“实战型”会计人才为宗旨,在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专家共同指导下,依托学校丰富的师生资源以及充裕的设施场地,服务于本区域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工商注册、代理记账、税务代理、业务咨询等服务。以工作室的形式取代实体企业,既克服了工商注册的障碍,又解决校内实践平台的搭建,且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可行。工作室日常运作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校外企业专家指导下完成实操业务。专业涉及会计、企业管理、计算机等,学生通过跨年级段的传帮带互帮互助持续经营下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
  3.3.3 构建稳定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补学生校内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战略协议,从长远上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学生则以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规范操作,真正融入工作角色。通过一定时间的磨炼,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3.4 开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教材
  开发适合自身需求的会计实践教材很重要,实践教材是根据真实的经济业务来编制的,不仅让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保持一致,而且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当充分吸收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成果与实践经验,按照会计岗位从业要求进行合理、有针对性的改编和创新,使实践教学课程实现感性与理性的有效统一。学校还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师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总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应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路径,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顺利完成人才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 刘翠侠,黄敏,何红霞.“全过程递进式”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财会月刊,2016.3.
  [2] 蔡传里,邓扬.地方工科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形式创新与资源融合.财会月刊,2017.21.
  [3] 于楣.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16.6.
  [4] 吴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高教论坛,201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764.htm